在线征稿 火热进行中,欢迎投稿! 查看全部
更多赛事、杂志在线征稿,点击这里查看 !
诗坛讯息
中华诗词学会
“诗赋台江 笔书和平”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台江区诗词书画展在福州文艺家之家开幕
7月6日上午,在福州市文联的指导下,由台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区文联联办,台江区硬笔书法家协会、区诗词楹联学会承办,台江区美术家协会、闽派工艺美术发展中心、南台树根艺术研究会等单位协办的“诗赋台江 笔书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江区诗词书画展”在福州文艺家之家举行开幕式。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何宝,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巍,台江区、晋安区有关领导等出席开幕式。 福建省人大书画院特聘书画师、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书画院原院长谢道勇,福建省楹联学会会长萧闽森、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柯学刃、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刘曙初、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剑波、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叶军彪,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林普霖,福州市政协委员、民革晋安副主委曾毅,福州开明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张雨及台江区各兄弟文艺家协会代表叶发础、谢赠生、叶传杰、林耀琼、潘郁灵、方英、叶康、黄奕铭、詹黎明、雷勇辉、林剑艇、陈建青、陈蕾、谢雄星等莅临指导。 台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傅友辉致辞。他表示,这场集诗词风骨、书画神韵与工艺华彩于一体的展览,既是台江区响应福州市文联“文艺在坊巷”系列活动的生动实践,更是以艺术之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具体行动。台江区将以艺术之笔回溯光辉历史,用文化之力致敬民族英烈,努力让历史的回响激荡新时代奋进征程,为福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台江力量。 本次展览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包括安徽省无为市诗词协会、贵州省贵定县诗词楹联协会等兄弟县(市)文艺协会在内的,省内外书画名家与诗词、硬笔书法爱好者的热忱响应,共收到投稿作品四百余件。经严谨评审,最终评选出入展及入选作品147件。本次入展作品有7件作品为香港同胞、海外侨胞创作,生动印证了中华儿女共铭历史、同守和平的深切共识。少儿组作品尤为动人,孩子们以稚嫩笔触镌刻历史,用纯真心灵体悟和平,让我们看到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同时,展览特邀38件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书法、美术及工艺美术作品,将抗战诗词的铿锵风骨与台江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巧妙融合,绘就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长卷。 本次展览将持续一周(7月6日—7月13日,周一闭馆),欢迎广大书画家、爱好者及市民朋友前来参观。 转自《台江文艺》公众号
各地诗词组织
浅碧深红皆诗意 《长安诗人诗丛》(第一辑)在西安首发
7月5日,由陕西省诗词学会主办,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承办的《长安诗人诗丛》(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陕西凤美术馆举行。来自中华诗词学会、陕西省诗词学会、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及陕西多所高校的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诗丛首发。 发布会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陕西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长安诗人诗丛》主编孟建国对诗丛第一辑进行了介绍。记者了解到,《长安诗人诗丛》(第一辑)是陕西首部展现本土当代女性诗词成就的专集,收录本土10位陕西女诗人代表作各200余首,在数字时代凸显了纸质出版的典藏与研究价值。 《素月临窗——周谊平吟稿》《南山有月——王小凤吟稿》《炉香一味——张曼利吟稿》《奇心可见——胡宝玲吟稿》《燕语琴音——刘艳琴吟稿》《云外有云——王秦香吟稿》《琼窗心语——张琼吟稿》《终南拾萃——王霏吟稿》《时光集——冰黛儿吟稿》《寄乡愁——张小红吟稿》……在诗丛首辑的10本作品中,10位女作家们的诗词曲赋,各有所长,但兼具共同特点:题材上关注民生,聚焦人间烟火;抒写上体物深细,见微知著;格调上意境空灵,诗味浓郁;语言上活泼灵动,与时俱进。 “陕西历史上不乏才女……”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学者蒙曼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她认为,10位陕西女诗人,无论浅碧深红,都不输古人,“这些诗词曲作自有其宏阔的视野与深厚的底蕴。它们不是格律韵脚的机械套用,更不是华词丽句的简单堆砌,而是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沉的感悟与人文的光芒。”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为女诗人们送上自己的书法作品“凤鸣朝阳”,希望未来有更多“诗书合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活力。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长安诗人诗丛》作品研讨会上,张军、余志海、郭健、李晓刚、周燕芬、张艳茜等文化学者齐聚一堂,从作品评论、文学史研究等不同视角出发,对诗丛进行研讨。众人认为,这部凝聚着长安女诗人群体智慧与才情的作品,不仅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陕西女性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更是陕西诗词事业繁荣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和见证。 “诗如鼓琴,声声皆心。该部诗集是10位诗人诗意人生的生动写照,是诗路上不懈探索与追求的见证。”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刘炜评表示,陕西是诗歌的沃土,眼下,陕西省诗词学会正深入推进“长安诗派”的建设,“长安诗人”作为“长安诗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诗词界形成闪亮的文化名片,但仍有更多的长安诗人需要被发现、被关注。 “未来,陕西省诗词学会将挖掘更多优秀诗人,将其作品编辑出版系列丛书,让‘长安诗人’的诗词故事得以延续。期待诗人们自觉担当起繁荣发展中华诗词文化的使命,为时代贡献陕西诗词的智慧与力量。”刘炜评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欢 受访单位供图
诗词速递
赛事纵横
赛事纵横
更多
  • 征稿
    三美合璧 讴歌新时代——第四届“沈鹏诗书画奖”征稿启事‍
  • 征稿
    “诗词里的定西”——“渭河源”文化旅游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千载大运 一河风雅”——无锡唐诗文化活动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第二届“放翁杯”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第二届“放翁杯”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首届“恭达诗书画助学行动”征稿启事‍
  • 征稿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首届杏花村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诗乡诗教
诗乡诗教
网站互联
更多
在线人数:1331今日访客数: 61609今日页面浏览量: 89133总页面浏览量: 141903434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