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征稿 火热进行中,欢迎投稿! 查看全部
更多赛事、杂志在线征稿,点击这里查看 !
诗坛讯息
中华诗词学会
多元共建书香驿站 文化点亮社区生活——周文彰会长调研北京社区文化创新实践活动
2025年8月30日,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杭中华,人民政协报编委、文化周刊部负责人、高级编辑王小宁一行,赴北京市丰台区调研书香驿站,重点考察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共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模式与成效。丰台区政协副主席、区文旅局局长李世琪,宛平街道、六里桥街道有关负责同志,西马物业公司代表,书香驿站创始人梁军及其团队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深入到了宛平、六里桥、西罗园街道的三个书香驿站站点调研。周文彰会长并向三家驿站分别赠送精心挑选且自己编著的《新时代中国研究丛书》等书籍,以实际行动支持驿站建设、丰富基层文化资源。这三个站点区分图书馆分馆、嵌入式社区驿站、物业合作驿站,形态各异,别具特色,共同体现了丰台区在“书香丰台”建设中整合多元力量、创新服务供给的实践成果。 丰台区政协副主席、区文旅局局长李世琪着重介绍了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他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要求,自2023年始,丰台区着力打造“书香丰台”,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和平台搭建,积极发动和吸纳社会与市场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李世琪强调,“书香驿站是响应政府号召、深度参与‘书香丰台’建设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之一”“其创新的‘文化+治理’模式,在政府支持下有效盘活了社会优质资源,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补充。” 作为丰台区图书馆分馆,晓阅时光书香驿站(宛平红色文化研学中心)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基础上,由宛平街道与书香驿站合作运营。宛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雨前介绍,驿站充分发挥政府资源与社会运营优势,推出“红色文化+阅读+研学”特色活动,打造宛平红色文化IP,通过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成为深受居民喜爱的文化地标。政府背书与社会专业运营的结合,确保了服务的公共性与品质。 六里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邓淑娟与二级调研员苟光茂介绍了街道引入十二音莲香园书香驿站的初衷与成效。他们说,书香驿站虽非街道直属,却高效地为街道所用,通过政策支持、场地协调等方式引导其服务方向,驿站高效承接了街道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极大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新路径。 丰台书香驿站(西马店)驿站由西马物业与书香驿站联合共建,西马物业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周坚介绍了合作成效。物业提供场地与社区触达,书香驿站提供专业文化内容与运营驿站组织的亲子阅读、农耕体验等活动,不仅提升了业主文化生活品质,而且在政府倡导的“文化惠民”框架下,成为连接物业与业主的温情纽带,促进了社区和谐,切实提升物业费收缴率,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赢,彰显了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潜力。 周文彰在调研后对书香驿站模式给予了肯定。他结合中华诗词学会的工作理念说,我在学会时常强调,诗词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书香驿站不只是阅读空间,它是一个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唱戏的综合性社区文化活力场,是社区议事厅、家庭会客站,还是全国优秀政协委员工作站,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功能多样,男女老少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它同时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此次调研活动,生动展现了在丰台区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专业社会组织(书香驿站)、基层政府(街道)、市场主体(物业公司)等多元力量各展所长、协同共建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书香驿站的成功实践证明,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和机制创新,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汇聚各方资源,以“小空间”承载“大文化”,有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书香丰台”建设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各地诗词组织
诗词速递
赛事纵横
赛事纵横
更多
  • 征稿
    第三届“放翁杯”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三美合璧 讴歌新时代——第四届“沈鹏诗书画奖”征稿启事‍
  • 征稿
    “诗词里的定西”——“渭河源”文化旅游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千载大运 一河风雅”——无锡唐诗文化活动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第二届“放翁杯”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第二届“放翁杯”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 征稿
    首届“恭达诗书画助学行动”征稿启事‍
  • 征稿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诗乡诗教
诗乡诗教
网站互联
更多
在线人数:1707今日访客数: 96672今日页面浏览量: 144332总页面浏览量: 151096573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