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烈日炎炎。6月25日上午,应城市诗词楹联学会在市老年大学教学楼二楼教室召开了6月例会。学会的新老诗友,帜情似火,诗意盎然,清晨就聚集在会议室里。
例会由常务副会长熊树忾主持。
学会副会长华双海继续给大家讲授《漫谈赋》。华老师详细讲解了宋元以来赋的特点,并指出,宋代,赋体已经定型,其题材、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皆超越了前人。其创作方式各展其长,其语言平易优美。华老师以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为例,既介绍作家生平,又诠释赋之经典。特别介绍了苏轼曲折离奇的创作之路。有对赋中妙句的欣赏,也有对古代才子的嗟叹。说到精彩处如身临其境;吟到悲伤时或催人泪下。粉笔随着老师的思绪在黑板上流连忘返;辞赋融入诗人的脑海在心里边奔涌升腾。
接着,华老师讲了诗、记、序与赋的联系与区别。二言诗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等;三言诗曾以三字经的形式出现;四言则包括祭、奠、诔、颂等;杂言诗类似于古体,虽然其中不乏对仗的句子,但不可将与赋混为一谈。记虽托物言志,其中有许多与赋相似的地方,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放在赋中也是绝好的句子,但它们与赋不是同一种文体,在取材、立意等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诗词辅导课结束后,学会原会长、名誉会长刘纯斌要求与会者尽快提供相关资料,以充实即将召开的换届工作报告。
学会代理会长史金发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简要安排。
第一,诗词创作要有新的特色。要在认真学习周文彰会长《诗词价值观》的基础上,写出清廉文化、红色文化、“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诗词的特色;同时,要着手书写应城诗词楹联学会换届的诗篇。
第二,根据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要求,原则上要求各社团组织在今年7-8月份完成换届工作。学会在7月上旬应完成材料准备、会议选举和报批等工作,争取在7月中下旬召开换届工作会议。
第三,关于网上活动。上网不是个人行为,是学会的总体安排和统一行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放松学习要求,不得长期将自己搁置在与学会有关连的网络平台之外,不得将学会的安排置若罔闻。
杨文峰先生负责会议图片摄影和传送;陈新中副秘书长负责参加会议人员登记和测量体温、分发口罩等工作。(撰文:熊树忾 编辑:史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