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乙巳端午诗词专辑(下)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渔歌子 · 庆阳香包节

顾金海
(一)
       香草棉芯做绸囊,针线千载绽芬芳。思屈子,是端阳,北豳习俗耀华光。
(二)
       香包皮影韵古调,绣品琳琅剪纸娇,工艺妙,匠心昭,街市人客似星潮。

如梦令 · 端午
窦维博
       又是一年祭日。多少龙舟吊汨。箬粽撒江中,不待鱼儿消息。遒逸。遒逸。天问离骚戚戚。
注:汨,即指汨罗江。

如梦令 · 倾 诉
诗虹
       常忆少时端午,与尔庙前兴步。无视戏园人,共向柳杨深处。倾诉,倾诉,直到柔肠全吐。


长相思 · 端午忆

燕亚峰
       薰风柔。暖风柔。端午龙船碧水流。相思忆岸浮。      草花羞。娇颜羞。爱意心中牵手舟。断肠人远游。

醉花间 · 端午
郑鹰
        包黏黍。品黏黍。黏黍言端午。佳节绪千头,继往揪环顾。     拆缠尝枣脯。叶糯飘甘露。扶摇起粽情,遐尔乡关注。

眼儿媚 · 香包的诱惑
马克新
        端午年年缀香囊,倩女试新妆。琳琅夺目,锦丝叠福,彩穗垂祥。        薰风如缕游东市,何处最芬芳?一眸温润,随心定格,着意收藏。

浣溪沙 · 陇东端午香包节
      张正武       
        裁就霞绡染茜红,满城陇绣赛其中。庆阳巧手夺天工。        艾草铃珠衔社燕,香囊彩绶见云龙。归来扑面故园风。

清平乐 · 诗人节颂屈原
高飞亮(宁夏)
        蕤宾端午。粽裹飘香煮。佳节人家烟火处。竞渡龙舟击鼓。     蒲艾门上高悬。诗人何管多冤。抱恨终沉楚水,何知纸笔辛酸。

卜算子 · 五日
刘宏
        戴绌抹雄黄,五日随风到。彩线金丝玉臂缠,艾虎眠襟抱。      屈子悲九章,沉魄千秋悼。玉粽灵符入汨罗,化作诗相报。

清平乐·端午感怀
杨海霞
        榴花似焰,蒲艾香庭院。角黍投江怀旧念,鼓震龙舟似箭。      遥思屈子高贤,郢都梦断情牵。浩气长留天地,英魂永续千年。

清平乐· 端午
赵亚东
        牺牲舞蹈,拜奠三闾庙。肃穆燃香焚祭表,江水悲鸣哀悼。     离骚气贯云霄,屈原节义常昭。吾辈精忠报国,神州胡不妖娆。
注:牺牲,此处用原意,祭神用的牲畜。

浣溪沙·香包节
朱骞
       彩线纷飞绣锦囊,庆阳药草世无双。芳兰浴罢满城香。      燕体轻盈欢竞渡,蛮腰柔软庆端阳。千年民俗焕新妆。

西江月·端午节有感
张德茂
       枝柳斜簪牖户,金樽独念幽肠。龙舟竞渡闹端阳,鼓点隆声悲壮。     遥想灵均忠愤,九歌天问弥彰。千年遗韵唱罗江,化作清风月朗。

虞美人·端午
王安民
       连绵不尽龙舟水,漫过龙船蕊。榴花高映鼓声稠,已是汨罗潮信到琶洲。      南香肉粽骑楼下,日对珠帘挂。可怜无处觅香包,闲梦乡情乡味满塬飘。
注:龙舟水,专指端午时节的雨季。龙船,指龙船花。琶洲,广州市内地名。珠帘,指骑楼外侧的雨幕。

鹧鸪天·五日
张正武       
       蒲艾悬门角黍香,榴花照眼映端阳。银钗彩缕缠纤腕,玉盏雄黄沁绮肠。     童扑蝶,叟乘凉,槐荫深处话沧桑。纸鸢北上晴空阔,不似江南竞楫忙。

鹧鸪天·端午抒怀
王军仓
       节至端阳日影长,荷风轻拂满庭芳。 门前蒲剑驱邪祟,腕上灵丝绕吉祥。    怀往古,意彷徨。离骚一曲韵悠长。 千秋家国情怀在,每到斯时缅屈殇。

渔家傲·端午
闫淑秀
        粽子香飘蒲酒烈。龙舟竞渡端阳节。艾叶悬门驱瘴孽。吟凤阕。彩绳犹系安和郁。      古离骚愁唱绝。汨罗江上悲风咽。天问九章空激越。分谁说。清波不尽怀沙月。

钗头凤·端午吊灵均
史印录        
       雄黄约,香包灼,楚江空泣鱼龙跃。怀沙咽,孤臣血,半生风浪,一身披雪。烈。烈。烈。        江山恶,君王寞,佞谀偏蔽累湘魄。沧波阔,汨罗骨,离骚长诵,芷蘅如割。咄。咄。咄。

钗头凤·端午节感怀
南永康
      榴风送,云冠耸,汨罗星殒山河恸。离骚彩,沉湘载。芰荷裳佩,楚天文采。慨。慨。概。      兰桡动,椒浆奉,彩丝缠臂沉江粽,悬蒲艾,办诗赛,包容天下,九章除外。怪。怪。怪。
注:九章借指古诗。

行香子·端午怀屈子
张正武
      叠午烟苍,艾拂银塘。棹声催、舟鼓龙光。千丝裹玉,九窍浮香。正雾黏蒲,云濡粽,酒凭觞。      汉环吴越,星移秦陇。算兴亡、换了斜阳。灵均遗恨,未改轩昂。共天涯客,取湘水,润词章。

江城子·端午粽香
王军仓
       芦青箬翠满庭芳,裹黍粮,溢甜香。彩线轻缠,菱角缀端阳。千载汩罗风骨在,舟竞渡,浪飞扬。     离骚天问韵悠长,赋华章,寄衷肠。赤子情怀,岁岁共传扬。一缕粽香牵古意,承雅韵,酹沧浪。

归朝欢·端午
郑鹰
      坡下青青湖畔草,借问花开何处好。杨花摇荡入烟帘,一年又是春光老。绿水烟渺渺,无人芦苇飞幽鸟。百合开,宜人花气,为我去烦恼。     酒阑人醉风吹倒,风细幽香袭怀抱。频年抱病只偷安,莫将闲事来惊扰。怅望云杳杳,白云尽处青山小。归来晚,绿阴满径,复有斜阳照。

高阳台·端午
甄军祥       
       箬叶青衫,彩丝皓腕,家家米瓮香温。艾草悬门,蝉声渐沸黄昏。龙舟鼓震云天外,却惊回、屈子孤魂。看沧波、抛粽成星,溅湿榴裙。          忽然云散斜阳醒,照千年楚水,半盏茶痕。蒲酒斟空,醉扶竹影苔痕。儿时彩线今犹在,系童年、又系渔村。剩江风、漫卷舟旗,吹老波纹。

沁园春·庆阳香包
田建奇        
        彩线牵霞,玉指拈春,绣影万重。见银针引蝶,香囊叠翠,金丝飞鸟,瑞虎盘空。芍药凝丹,芙蕖濯露,十二云纹隐碧穹。端阳至,恰襟悬清气,巷涌芳踪。        千年巧手玲珑,把黄土、诗心锁锦中。看岐黄本草,祛邪扶正,豳风古调,化雨凝虹。素月裁笺,花针续脉,一瓣心香贯陇东。承古艺,纵霓裳百变,未改初衷。

沁园春·庆阳香包
窦维博       
        七色缠丝,百态横生,誉满苍穹。看绣娘颔首,飞针走线,牡丹含笑,彩缕盘龙。绌绌驱邪,虎蛇献瑞,针脚藏春意万重。端阳节,正香盈闾巷,韵染芳丛。       天生巧手玲珑。艺精湛、贤良更婉容。惜庆州传统,农耕承继,大原遗韵,赓续豳风。荷叶流云,囊中掬月,鸾凤呈祥四海通。双塔寺,藏千年瑰宝,稀世难逢。

沁园春·乙巳端午
韩相泰
       梅雨初收,榴火新燃,又逢端阳。看千门蒲剑,斜分曙色,万家角黍,暗沁槐香。彩缕缠婴,雄黄画额,稚子还需五毒囊。惊雷动,正龙舟竞渡,浪涌潇湘。      遥思屈子衷肠,叹独醒、何堪浊世狂。有离骚天问,光争日月,怀沙哀郢,泪洒沅江。艾虎驱邪,兰汤浴秽,遗俗千年祭国殇。抬望眼,见云开九域,橘颂悠长。

眉妩·端午
郑鹰
        看龙舟飞渡,艾粽飘香,还臂绕丝线。紫燕房庭去,惊回路,灵均兰梦愁断。汨罗水剪。独自清、书愤哀恋。望天际,雾雨潇湘韵,祭哀屈原半。      遥远。离骚风乱。泣唱苍天远,天问何限。橘颂催人醒,悲贤泪,诗魂春意光炫。汨罗眷唤。慰国殇、残醉悲婉。望湘水茫茫,承国粹、楚辞灿。

沁园春·端午
郑鹰
       雨霁霞飞,水清山秀,千里寻芳。翠碧莲初露,红桃新熟,榴花红火,麦浪金黄。岸芷汀兰,菖蒲艾草,角粽敖包远嗅香。云涛漾,更催舟击鼓,鹤舞驰翔。      怡情故里风光。笑昂首、双眸泪湿眶。悉数年求索,百年酣战,奋书青史,重谱崇章。政道民康,景和风爽,僻壤穷乡步小康。农牧乐,品时蔬鲜果,蜜饯琼浆。

春从天上来·端午    (吴激体)
陈虎
        端午晴明。正艾叶香飘,榴火初盈。彩线缠臂,蒲酒浮青,门挂薄印祥祯。看龙舟争渡,赛鼓动、溅落潮平。聚江滨,有笙歌鼎沸,笑语欢声。      当年楚乡旧事,叹屈子沉江,角黍空倾。逝水悠悠,忠魂何在,千载此恨难宁。感怀沙鸥远,汀洲外、数点帆轻。暮云凝。渐月华初上,星斗斜横。

贺新郎·端午吟
李妍鸿

        垄麦初黄处,正风来、翻金拥浪,画帘槐路。长陌榴枝花先吐。街满霞钗艾虎。尽惹眼,引来争睹。十万流苏妆俏样。且挑寻、锦绣鸳鸯舞。衣上束,欢儿女。    汨罗江畔龙舟渡,忆诤臣、壮志难伸,孤身怎诉。纵使骚魂今无影,涕泪犹垂角黍。又恰似,人悲天怒。莫教涛涛流水负。料当时、恶势忠良误。聊一句,吊千古。



学会地址:庆阳市西峰区长庆大道164号庆阳市文联

邮编:100007邮箱:qysscylxh@126.com联系电话:0934-8665523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