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七夕诗词专辑
七夕真谛 张正武 星云横夜静,织女会牵牛。 银汉千年约,忠贞一世酬。 闺中穿彩缕,月下乞明眸。 此夕存经典,情词总未休。 七夕 张正武 天街期玉管,云户动帘帏。 梦入萤光夜,流连鹊影稀。 经年虚半枕,一夕掩双扉。 翻恨缠绵语,鸡声归不归。 题七夕 郑鹰 老来方识爱,甘苦两经过。 夜雨三山绿,秋风一路多。 诗中人有意,画里水无波。 大义馀闲凿,真情所好歌。 七夕有感打工人用随园主人句 解凌涛 海深江广奈其何,生计从教遗恨多。 七夕且休叹牛女,人间亦自有银河。 七夕 吴妍 秦州秋雨湿单衣,云外星河鹊迹稀。 幸有灵犀通万里,一屏暖语照心扉。 七夕 宋世峰 七夕秋霖惹客愁,当年同赏旧山浮。 如今知命情何寄?隔似星河不共游。 七夕 张永万 一 鹊桥渡不尽相思,执手无言话恐迟。 唯在临行抛一句,穿衣莫要忘寒时。 二(仄韵) 纵起金风风怎驭,匆匆一面情难语。 鹊桥渡不尽相思,却是年年牵挂处。 三 金风吹起在逢时,玉露今宵泪满枝。 莫问一年情几许,鹊桥渡不尽相思。 别样七夕节 师亚红 红丝穿扇鹊双飞,暮霭初沉月色微。 风落梧桐惊犬吠,又疑桥畔故人归。 七夕叹 韩相泰 银汉迢迢星海浓,鹊桥岁岁一相逢。 痴男欢女知多少,旧室孤灯恨万重。 七夕 张文博 七夕银河鹊搭桥,凡夫仙女爱幽宵。 休言牛老拉长舌,应恨娘娘太毒刁。 七夕 马长庆 人间路近鹊桥长,星影霓灯两窅茫。 细语呢喃锦帐暖,今宵谁不是牛郎。 别样七夕节 孙东强 玫瑰价涨溢银河,炫夜长街手捧多。 纵有金风赊玉露,难防铜锈蚀情歌。 七夕雨 张永万 多情七夕雨浮萍,牛女今宵泪难停。 湿了红尘天下事,云翻帘影度双星。 七夕雨 张永万 别了天涯又一秋,深情缕缕织成裘。 思君唯剩眼中泪,相拥仙桥满面流。 七夕 张永万 金风吹起在逢时,玉露今宵泪满枝。 莫问一年情几许,鹊桥渡不尽相思。 七夕 燕亚峰 阴雨凄凄庭院箫,灵音传恨泪迢迢。 暂停过雁开云眼,河汉相思满鹊桥。 七夕闲吟 张巍 牛女银河水一湾,故人遗梦不知删。 江南烟雨十年事,独对星桥万重山。 七夕雨 张永万 云零丝雨绘秋颜,银汉深深渡甚艰。 织女相思盈作泪,谁知此泪湿人寰。 七夕雨 张永万 阴云垂落暮天滨,漫洒相思又几轮。 七夕多情还属雨,丝丝缕缕最撩人。 七夕秋雨 张永万 缕缕西风入眼惊,葡萄架下窃心声。 窗前又听纷飞雨,点滴相思云上生。 七夕 赵玉琼 云遮河汉阻星桥,天上人间暮潇潇。 街市玫瑰娇欲语,真心可许共朝朝。 七夕 惠强 今宵一会惊天地,灿烂群星照鹊桥。 漫帐流云河汉里,葡萄架下闻私聊。 七夕寄意 陈希祥 晨早衔思溪涧畔,愿恭银汉善云天。 只期夜月似弓坠,如梦成真寄意全。 七夕 王镇武 金风玉露夜生凉,银汉桥成鹊影长。 乞巧楼头灯渐暗,一帘月白照云裳。 七夕 朱骞 仙人七夕银河渡,织女牛郎会鹊桥。 可恨王妖多管事,痴情一对甚忧焦。 七夕 陈虎 星河暗渡鹊鸣秋,玉露金风两倚楼。 纵使经年通一水,人间天上望同舟。 七夕 陈虎 云梭暗度月钩沉,万古天河一夜深。 若有痴心堪寄梦,何须朝暮作愁吟? 七夕殇 韩相泰 潇潇秋雨侵今夕,点点泪珠千古思。 相会鹊桥终是梦, 不堪牛女两分离。 七夕赋咏 左瑞英 万古星河今亦同,云阶霄汉鹊桥横。 霞觞共醉千秋约,一片清辉箫笛声。 七夕 韩相泰 潇潇秋雨细如烟,慢把相思写满天。 今会鹊桥已化梦, 银河两隔欲望穿。 七夕 陈虎 迢迢银汉阻痴情,织女牛郎魂梦萦。 何不求援新北斗,畅聊微信到天明。 注:新北斗指我国北斗导航通信系统。 七夕 贾花珍 西风送雨浥轻尘,十里街边景色新。 白首深居终寂寞,出门尽是卖花人。 七夕夜 贾花珍 星河澹澹鹊桥横,烟雨楼前夜色清。 我与夫君同把盏,一壶浊酒敬余生。 七夕 王军仓 星河迢递夜云轻,鹊翼连桥接玉京。 一载离愁终此夕,经年别恨尽今更。 金风清露凝泪眼,桂月秋波诉衷情。 莫道佳期时瞬逝,缘同银汉共长生。 七夕 孙东强 架上葡萄垂露鲜,云梭还织九重天。 星槎可渡痴人梦,灵鹊偏栖傲骨肩。 醉揽清辉充锦被,闲裁碧野作诗笺。 心舟已被尘寰锁,独对西窗斟玉泉。 别样七夕节 左瑞英 河汉时移天转凉,女牛遥望夜初长。 可怜红袖嫩酥手,堪叹白头绿玉觞。 亭坐闲谈杯映月,柳荫悄话语含香。 一帘灯烛双鸥影,秋扇团团咏短章。 七夕连日阴雨有作 杜克虎 谁剪佳期梦里遥,风萧萧又雨萧萧。 风携寂寞三秋意,雨带悲凉七月潮。 玉盏频传终自醉,刍尼未见倩人招。 可怜多少痴儿女,不在蓝桥在鹊桥。 七夕新咏 韩相泰 金风玉露映秋光,别样佳期韵味长。 莫让婚盟成市贾,须教聘礼返淳良。 同心担责情方永,比翼齐家爱自彰。 今借鹊桥传雅意,人间天上共清芳。 七夕 王国龙 苦忆穿针求巧日,如何不见晒书诗。 谁家夫妇灯前语,几处情人榜后知。 朝暮乱抛珠玉夜,江陵竭倒酒花期。 杜娘尚作白头梦,尽向星河许望痴。 七夕 杨存良 银汉悠悠横夜空,牵牛织女隔西东。 痴男姝丽真情永,碧海青天爱意融。 私语轻声传暖味,鹊桥小会表深衷。 葡萄架下忙寻巧,穿尽红丝耳目聪。 七夕有感 袁文斗 满屏七夕诉谁情,花店勾留慕意生。 万水刍尼河赴汉,千山织女爱因兄。 心迷已乱秋香送,亭坐还歌篱菊迎。 曾渡鹊桥多少约,断肠总把世人惊。 七夕夜 张永万 游云漫宇掩疏星,仰望银河闻泣声。 惆怅千年思切切,犹怜七夕泪盈盈。 牛郎月下萦归梦,织女桥头诉别情。 莫怨今宵时刻短,更愁离去苦终生。 七夕 陈虎 星河澹澹鹊桥横,此夕何堪别恨生。 玉露金风空缱绻,云梭月杼自叮咣。 人间乞巧蛛丝细,天上伤心泪雨轻。 怎得长绳乌兔系,不教良夜易黎明。 题吟庆州药王洞养生小镇集体婚礼 贾花珍 药王小镇雨初晴,佳偶双双百对成。 鹊搭虹桥沾喜色,风传笙曲漾欢声。 红妆浅映秋波澈,玉指交杯爱意盈。 天卷阴云终为好,青丝到白共余生。 天净沙·别样七夕 夏辉邦 金风玉露香瓜。汉装洋服婚纱。彩礼楼房座驾。花前月下。梦惊时拆篱笆。 渔歌子·七夕 陈万珍 秋雨轻洒染长空,银河桥畔鹊影重。天向背,梦中逢,思念如潮可借风? 画堂春·七夕情人节 张正武 时兴毒药兑鸡汤,舶来文化西方。小三无理理更长,织女恓惶。 七夕撩情正好,盗名花事何妨。一瓶洋酒醉洋装,换了牛郎。 鹊桥仙·七夕抒怀 张永万 庭空夜寂,窗疏风紧,点点萤灯未语。盈眸思泪几流连,道不尽,天涯此去。 相逢草草,别离促促,未减温柔如许。今年一别赴明年,漫留得,星河作注。 鹊桥仙·七夕 甄军祥 鹊桥暂歇,云屏乍启,万里星河箭渡。飞船穿破九重天,更胜却、仙槎无数。 嫦娥惊顾,吴刚停斧,玉兔捣丸成醋。人间自有信通途,笑王母、千年空妒。 鹊桥仙·七夕雨 张永万 秋风携雨,云帘隐月,银汉缀清泪散。掩星未见鹊编桥,隔忧远,难赊一面。 眸凝珠泪,耳边轻叹,唯恨今宵太短。如能转世再轮回,只愿做,双飞归燕。 鹊桥仙·牛女会 闫淑秀 飞鸿只只,鸳鸯对对。牛女今霄相会。人间天上喜相逢,玉樽起.与君同醉。 先观广汉,再听私语,羡煞眼前这位。情牵万古不离分,直到那,年年岁岁。 鹊桥仙·七夕妒 闫淑秀 娇容似昨,相思如故,难忘缠绵情愫。凄凄切切盼相逢,却把那,痴心辜负。 寂伤谁顾?良辰怎度?谁慰万般酸楚?斟杯举酒对苍天,葡架下,慕神仙妒。 鹊桥仙 ·七夕 陈万珍 秋风带雨,苍穹微湿,喜鹊银河接踵。思君心切盼重逢,今夜愿、随风入梦。 更深夜静,遥闻蛙鼓,寂寞如期蜂拥。无言脉脉对孤灯,泉下托、梦凭念动。 鹧鸪天·七夕节逢雨 李云霞 黯黯云罗掩玉京,蛛丝暗结小窗棂。细针穿就朦胧月,银汉潜移缥缈汀。 荷滴泪,柳含青,鹊桥知否几时星? 人间自有心桥在,不借天公一夜晴。 鹊桥仙·七夕 李妍鸿 仙尘有约,红绳初牵,七夕鹊桥暗渡。人间牛女一相逢,更胜似、金风玉露。 登天彩礼,埋雷情路。都恨良缘被误。佳期如梦爱成空,辜负了、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 窦维博 一 牵牛织女,两情相悦,河汉迢迢隔岸。年来月月苦相思,今暗渡、鹊桥厮见。 千言纵有,万般不舍,凝噎迟迟向晚。光阴虚度怨春宵,终究是、一声嗟叹。 二 远山黛影,松风入户,聒噪蛩声戚戚。一丝一缕暮烟稀,起惆怅、惹谁语涩? 人间乞巧,情关儿女,知甚耘耕纺绩?寸毫未见写花笺,问年少、何须七夕! 三 西风作恶,欢情浅薄,多少少年无觉。我身由我莫由天,原来是、安心啃老。 手机凤侣,饥餐外卖,高卧犹嫌世道。成家立业自颓然,却不怕、一生潦倒。 定风波·七夕鸣风 夏辉邦 月帐云桥珠露浓,牵牛织女一宵逢。细语天条人未见。且慢。星河原是仗谁凶? 别后耕天云织尽。可恨。难平浊浪怨无穷。女嫁男婚成买卖。难怪。仙家排面也跟风。 鹊桥仙·七夕有感 王安民 银河长阻,鹊桥欢度,天上佳期相会。仙家暗羡助真情,任飞架、年年岁岁。 金钗未划,天条不禁,却恨人间交易。横流物欲漫红尘,纵神女、难帮昏昧。 鹊桥仙·七夕 南永康 谷翻金浪,星垂南亩,檐角镰光轻晃。鹊桥今又架云梢,恰农隙、虫鸣初爽。 千丝情织,万梭牵爱,肠断无疆津港。人间何羡渡银河,有田舍、炊烟暖炕。 鹊桥仙 惠强 草丰秋浅,织云霞染,喜鹊影形不见,星河两岸女牛遥,七夕夜,痴情一片。 云英未嫁,三春相恋。经父母媒妁判,车房彩礼断姻缘。蹉跎了,男儿忌惮。 鹊桥仙·七夕吟 徐凤梅 云丝裁巧,星眸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一年一度鹊桥逢,便胜过、人间朝暮。 相思煮酒,痴心缝梦,怕踏归途回顾。情根若种两心间,又何惧、山长水阻。 鹧鸪天·也题七夕 王长瑞 廿载同舟霜染丝,双姝绕膝乐融饴。电车慢载清秋路,笑拒繁花喜宅炊。 炉火沸,肉蔬肥,举杯闲话月如眉。寻常日子含情味,胜却人间万首诗。 鹊桥仙·别样七夕 田建奇 碧天散锦,荷风洗砚,漫拾流光清寂。云鬟未绾数星丝,犹自对、棋枰残弈。 蛛罗结梦,蕉窗听漏,算尽阴晴难迹。忽惊鹊影破空庭,恰一点、萤灯乞夕。 八声甘州·七夕感亲情 赵玉琼 与星辰大海竞奔流,恰逢此良天。看银河倾瀑,素华织练,鹊影翩翩。万里别思今赴,朝暮两难全。一夕匆如梦,犹胜年年。 情暖人间无数,执手烟火处,四季三餐。纵霜侵白发,风雨亦同肩。感往昔、仓惶岁月,守初心、协力共时艰。秋风瑟、指温依旧,眉月如弦。 八声甘州·别样的七夕 何琳琳 正黄昏雨霁落梧桐,别酒饮高楼。望千山万壑,浓云薄雾,秋到洲头。料想年年今日,织女会牵牛。鹊渡天河上,多少离愁。 历尽悲欢离合,对一江急浪,残叶漂游。渐心生感触,思绪总无由。路漫漫、只言珍重,织牛忧、应似我之忧。难平意、阑干倚尽,看水东流。
学会简介
更多
甘肃省庆阳市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于2021年4月,是甘肃省诗词学会、甘肃省楹联学会和庆阳市文联的团体会员,目前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会员共106人,创办微刊《庆阳诗词楹联》,已出34期。学会名誉主席匡晖、王长春,主席马克新,常务副主席王洪,副主席马啸、张岩山、张正武、刘金玉、毛得江、庞东邦,秘书长齐改利,副秘书长王长瑞、李妍鸿、马长庆。学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多次采风、交流、雅集、评奖活动,尤以“百日训练营”微信群培训与“梦阳诗校”为特色,成效卓著,人才辈出。
诗词速递
更多
  • [大海] 八声甘州·白露寄情思
    2025年08月29日
  • [孙东强] 别样七夕节
    2025年08月29日
  • [郑鹰] 声声慢·秋日
    2025年08月29日
  • [郑鹰] 摊破浣溪沙·游秋
    2025年08月29日
  • [郑鹰] 望海潮·射雕英雄
    2025年08月29日
  • [郑鹰] 鹤瑞仙·夏日寄远
    2025年08月29日
  • [郑鹰] 蝶恋花·深秋
    2025年08月29日
  • [郑鹰] 家山好·赏夕阳
    2025年08月29日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马克新
  • 王长春
  • 王洪
  • 张岩山
  • 马啸
  • 张正武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 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 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 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 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 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 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 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 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 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 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 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详情》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学会地址:庆阳市西峰区长庆大道164号庆阳市文联

邮编:100007邮箱:qysscylxh@126.com联系电话:0934-8665523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