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爱中华爱家”2025中国农民诗会暨第十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在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举办。诗会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杂志社、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中心、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池州市农业农村局、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活动期间,“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走进池州老田村、“池州好味”农特非遗展、“乡村振兴看池州”助农直播等乡村系列公益活动同步开展。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出席了开幕式。
随着一幅幅绿水青山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打开,现场嘉宾代表、诗人作家、非遗传承人以及各界农民代表同台宣布:2025中国农民诗会正式启动。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弘扬、创新乡村诗词文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符合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以“爱中华爱家乡”为主题举办中国农民诗会,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农民群众以诗歌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赞美家乡。让中华诗词文化具有普及性、大众性、时代性和社会性,让更多的人感受丰收之乐、乡村之美、农业之重。
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2025年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十项重点工作》要求,组织开展 “爱中华爱家乡”中国农民诗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打造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可为“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注入澎湃诗词力量。今年的中国农民诗会以“出新、出彩、出色”为定位,在总结两年来的举办经验上,将进一步提升品质和丰富内容,动员更多村民群众、农民诗人、民间艺人参与进来,打造更高“村子号”文化品牌影响。
中国农民诗会再次选择池州作为出发地,其主题与城市气质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池州是一座区位优越的滨江之城、自然秀美的生态绿城、享有盛誉的文旅名城、加快崛起的产业新城。
以“美”为笔,以诗为翼。本场诗会整体分为启动和群演两个部分,由序章《千载诗人地》、《池州有美景》、《池州有美味》、《池州有“美”人》、《池州有美物》和尾章《从这里出发》组成。一首群众自编自演、原汁原味的《秋浦歌》,开启诗会序幕,独具徽乡皖韵特色。一场《杏花春雨》情景剧,让观众沉浸其中,只见大唐杜牧穿越千年时光而来,与载歌载舞的村民,演绎杏花村沧海桑田般的和美变迁,抒怀新时代乡村面貌改天换地的震撼。
池州的四季,美景如画;池州的山水,令人陶醉。杏花村的春天、东至的秋,平天湖的夏风、九华山的雪。在“美景篇章”,诗人、群众和演员们以歌曲、舞蹈的方式推介诗意秀美的山水池州。观众在音画诗舞中,感受着独具徽乡皖韵的乡村面貌和和美变迁,体验着江南氤氲美好的人间烟火。
池州,与浩荡长江相临相依,九华名胜风姿独特,杜牧的一首《清明》,让杏花名村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传承和创新坚实的基础,名山秀水更孕育出灿若群星的亮丽品牌。贵池小粑、东至的米饺、石台蒿子粑、硒餐宴等让观众“叫座”更“叫好”,长江的鳜鱼、青阳的土鸡、九华的黄精……鲜美独特的地道食材加上精湛的手艺,道道池州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当舌尖的诱惑和灵性的诗句相遇, “池州味道”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飞出池州,香艳全国。
三月春风劲拂,河溪春水汤汤,千顷新绿、万亩锦绣,今天的诗会既是“领头雁”的天地,又是“主力军”的舞台。劳动模范、非遗代表、快递小哥等次第登场,以T台秀的方式,向观众或展示自我、诉说情怀,或进行技能演示和技艺展演。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文化振兴是基石,人才振兴是关键。在诗会舞台,这些奔跑在乡村第一线的劳动者,一起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圆梦想成真的舞台,共赴成长与进步的振兴之路,这是新时代奋斗环境的馈赠。
以“诗”为载体,以“农”为根本,以“文”为灵魂,丰富村的内涵,擦亮品的亮色,推动产的发展,强化人的价值,提升城的形象,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跨边界融合、跨纬度融合、跨角色融合,有力有效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