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周文彰:让中华诗词在新时代谱写出更加璀璨的华章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让中华诗词在新时代谱写出更加璀璨的华章

——在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巩义)上的致辞


2023年9月24日)

周文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诗友:

今年425日,我来到巩义市参加第四届中华诗人节。这个节是由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诗词研究院共同发起的,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举办,同时来巩义参加第九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并给巩义市授牌,叫“中华诗城”。迄今为止,中华诗城就两家:一家是重庆的奉节,一家就是你们巩义。当时我就想,巩义我是很难再来了,因为,我当会长也就这一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特别是西部地区,是我一直都牵挂、摆在心上的,至今未能成行。但是这一次我又情不自禁地来了,因为郑州承办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节日——国家级的第七届中国诗歌节。这个诗歌节,有两个与我们中华诗词学会特别相关的论坛:一个论坛是“传承创新:新旧体诗思维百年发展”,这个论坛前天已经在郑州举行。一个就是今天的这个“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这次到郑州、到巩义来,有三个因素使我更加高兴。第一个因素,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宣传文化部门,对中华诗词工作更加重视,决心更大,举措更扎实。你看今天省和市宣传文化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都来了。第二个因素,以前,有的地方在被授予“诗词之市”“诗词之乡”等称号后,诗词工作就不那么上进了,有的甚至还下滑了。而巩义市在获得“中华诗城”的荣誉称号之后,则更高地举起了诗词文化这杆大旗,用它来推动巩义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个因素,就是人民日报《国家人文杂志》的重视和参与。“中华经典诗词论坛”是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牵头主办,而我们知道,它不是一个专业的诗词杂志,而是涉及面很广的国家人文历史杂志。他们牵头组织“中华经典诗词论坛”,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一件事。从刚才盛总的介绍,了解到他们在诗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有很多的成果,值得我们尊敬和赞美。

我是20201130日当上中华诗词学会会长的,上任之后确定的工作思路,就是“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投身中华诗词事业”。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第一个举措,趁着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大好时机,我们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确定了五项目标、九大工程。一个社团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划呢?第一,它可以作为一个指导性规划。各省市区的诗词学会、协会都是我们的单位会员,他们下面还有一系列的单位会员,有的省直到乡镇都有诗词组织。中华诗词学会还有编号已到51700的个人会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出台这部规划,对各级诗词组织和会员起一个指导作用。第二,对宣传文化教育部门来说,可以起到一个参考性作用。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社团组织在推动诗词工作,从而心里有数,知道怎么支持和开展诗词工作。第三,起协调性作用。因为诗词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比如宣传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诗词组织,还有文艺团体等等,规划可以起一个协调性的作用。这是我们的第一项重大举措。

第二项重大举措就是成立诗词工作委员会,现在一共成立了22个。按界别,有女子诗词工作委员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等;按地区,有少数民族诗词工作委员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等;按照诗词业务,有创作委员会、评论工作委员会、精品诗词研究委员会等。各个工作委员会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我们称之为“微刊”。微刊都紧贴他们的工作任务。比如,评论工作委员会,微刊发表的一定是评论性质的。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他们发表的诗词,一定是有残疾人。全国残疾人诗词作者已经发现有几百人,有的是严重残疾,对于他们来说,最难受就是孤独。而诗词创作对他们是一个最好的精神慰藉,所以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最近我们发现一个陕西榆林的残疾人,他上半身基本不能动,他就靠脚趾来敲打专用的手机写诗。而且写得很像样子,很让人感动。有一些省市也成立了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

“千军万马”指的是个人,而“千家万户”指的是单位和组织。我们的每一个工作委员会都依托一个有条件的单位,比如高校诗词工作委会依托清华大学,青年诗词工作委会依托中国地质大学,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依托湖北省诗词协会。《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在诗词方面做了这么多工作,又发起了今天的“中华经典诗词论坛”,这是我们心目中的“千家万户”之一。这样的单位越多,诗词工作的力量就越强。

中华诗词,由于它比较凝练,讲究押韵,讲究平仄,讲究对仗,又不长,少则十几个字,多的也就百把字,古风可以更长点。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好诵、好传。所以自由体诗兴起之后,中华诗词不仅没有被打倒,而且更加兴旺发达。可以说,现在的诗词从规模、作者、刊物、诗词活动等方面看,已经达到300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发展程度。中华诗词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现在我们要追赶的就是诗词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我们一再说,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已经不需要在数量上下功夫了,与其漫不经心写一百首,不如精心打造一首。但当代中华诗词也出现了不少好作品,各种诗词大赛、各种诗词报刊、精品选编,都涌现出一些好作品。只是社会不太了解,我们推广不力。希望各界多多关注,在重视经典诗词的同时,多关注当代诗词精品,多传颂当代诗词精品,多研究当代诗词精品,多举办“当代中华诗词论坛”。

最后,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的指示,特别是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最新讲话,一起努力。中华诗词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获得更加繁荣兴盛的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在线人数:636今日访客数: 28137今日页面浏览量: 63931总页面浏览量: 62736164

办公室:66110906会员部:66110720理论评论部:64029139诗教部:66156739培训部:66156739网络信息部:66079545账务室: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