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当代诗歌批评的误区与困惑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学熙熙攘攘,纷纷登场,传统诗词一度走向了边缘化,诗歌批评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困境。人们热衷于谈论资本的价值和力量,市场经济早已成为可以操纵一切、包括学术的命运。我们的传统诗词,遭受着被冷冻的境遇,面临着被强势话语结构的危险。而本来就不成系统和理论的诗歌批评,更是显得软弱被动,无所适从。那么,我们诗歌批评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诗歌批评究竟该怎样走下去?这是一个多元化、充满困惑和迷茫的时代,我们试图诊断一个时代的问题,可能相当冒险,也很难找到确切合理而又令人信服的答案。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新的历史语境和社会环境对诗歌批评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但我同时认为,尽管外在环境制约着诗歌批评,退一步来讲,如果把诗歌批评置身于这样一个多元化文化大环境的视角下进行新的阐释,新的思考,反而有利于当代诗歌批评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积极地寻求更新之路。我对当代诗歌批评的误区与困惑的理解,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批评者、写作者、读者的三者关系


这里要讨论的诗歌批评,是指批评者对诗词作品进行介绍、言说、解释、赏析,强调对诗歌进行鉴赏性阅读,在对诗词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由“外行看热闹”的娱乐性阅读转变为“内行看门道”的鉴赏性阅读,达到审美体验和经验的传达。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把诗词作品,也就是具体文本,还有诗词创作者、读者三者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来进行审视和分析,而不是把他们分割开来。诗词作品是物化的具体文本表现形式,需要评论者反复研读,悉心体会,不仅要玩味其中的句法、表达手法,还要“入神”领会诗人的“用心处”和诗作的“精妙处”,更要领会诗人的深层次含义和韵味。按照“知人论世”的关照方法,批评者对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创作心境也必须有所了解,这样便于更好挖掘诗人隐含在文字里面更深层次的内容和要义。这需要批评者加强文学涵养,具有专业的文学素质,用犀利的眼光对古今中外的诗篇有个纵向的了解和把握,对经典诗词的判断有着较深的理解。同时,随着全球文化的不断交流合作,批评者不能满足于古代印象式、片言三语的批评模式,而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批评方法,吸收外国一些最新美学原则和理论方法,吸纳21世纪最新美学成果,建立起符合我们时代审美元素和时代精神的诗词审美学理论。还有,我们的诗词作者在看到批评者发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新的期待后,必须忠实地接受批评者的建议,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及时和批评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成功的建议和批评一定要吸纳为先,以便在后续创作中加以改正和提高,而不是批评者只有批评,创作者只有创作,二者老死不相往来。也只有在这种健康循环交流的前提下,诗人才不敢怠慢,才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严格要求自己写出更多精美的诗词作品来。另外,批评者审美经验和判断的表达,自然会对读者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批评者在这里充当读者的导游,逐步教会读者如何判断,让读者的思想在正确的逻辑轨道上一步步凝聚起来,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别和审美的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反过来,读者审美判断能力的提高,就会对诗词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诗人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预期,对批评者的判断也会提出更高的预期。所以,对待诗歌评论,我们决不能把批评者、写作者、读者三者分割开来,甚至对立,不能单纯地把诗歌批评看做是评论者的单一责任,不能忽略写作者的姿态和态度,也不能漠视读者的热情和善意的提醒,而是三者互动,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诗歌批评的良性循环。


二、批评者的道德和勇气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的声望在不断下滑,批评的公信力得到了严重的质疑,批评一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有人说,我们这是一个批评集体失语的年代;有人说,我们的批评不是少了,而是过度“繁荣”,简直多得要“过剩”了;也有人在反问,“真正透彻的批评声音为何总难出现”?这是一个属于时代的困惑,因为随着西方精神信仰体系的整体崩溃,西方文学进入一个价值多元甚至混乱的现代与后现代时期。而中国在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文化、思想的交融后,人们整体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全世界的文化价值观走向了多元化趋势,相应强有力的统一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得到了削弱,而新的审美体系又不能及时构成,表现在思想界、文学界则是文学批评资源的匮乏和批评标准的混乱。在这种大环境的制约下,对我们的诗歌批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难以有统一稳固的理论标准来判断作品,一方面更需要批评者沉潜自己,需要超出常人的勇气,站在道德的高度对作品发出尖锐而又充满诚挚的声音,它不单纯是批判和鉴别,也需要引导和鼓励。

反观当今的诗歌批评,包括我们的散文、小说等文学批评都是齐整划一的赞扬声一片,不敢提出自己尖锐而真实的想法,在这里除了表扬还是表扬,除了奉承还是奉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风气和定律。叔本华说:“人性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叔本华所说的人性弱点,恰好又是威廉詹姆森所言“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对被欣赏的渴望”。喜欢听好话固然是人性的本能,谁都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得到评论者的认可和欣赏,这从人性的自我价值希望被欣赏和得到尊重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作为批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告诉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敢于言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判断。因为评论是一个审美过程,是一门学科,是一种鉴赏艺术,在本质上是非功利性的,它具有自己独立的品格,而不能被工具化、“政绩化”、实用化、商业化。也只有这样,作者才能听到你最真实的声音,读者也才能鉴别优劣,发挥你作为一个批评者应有的作用。或许有人慨叹,当今世界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都走向了多元化,我们的评论和判断走向多元化也是时代之所需,我们应该打破属于传统的属于大一统思维,带有专制性和一元论的批评方式。如在传统认知中,文学应该是精英文化,应具有鲜明的载道功能。但是今天的有些文学家和评论家,认为文学不应该承载过多的社会功能,文学只不过是为了自娱和娱人,只是为了展示人类想象和创作的魔力。但是,世界文化不管怎样走向多元化,千百年来文学凝聚成来的价值判断是无法改变的,根本的审美尺度和共通的价值观是无法改变的,如人类对生存的意义,个体生命的尊重,自由、民主、平等、互爱,等等,都是文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只有触及这些问题的最深处,这样的文学也才最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的评论者对于一些丑陋的文学现象应该敢于批评,对于一些口号式、革命式、口水式的文学创作要敢于批判,敢于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不满。评论只能对诗词作品,而不能对人,而不是看创作者的地位和身份。文学评论者应时刻坚守批评的勇气,还有批评的底线。


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判断


作为批评家,批评的功能就是解释文本,一是与作者对话,二是规范读者的阅读趣味。这两个功能要求批评者要敢于表达判断,而不是批评主体的丧失。当今的诗歌批评,尤其在各级高校盛行的学院式批评,他们提倡放弃判断。相对应的客观、冷静、中性成为他们批评标准的品质和特性,认为过多的判断带有过多的主观意味而容易令人生疑。“学院派”批评家认为,他们的工作仅仅是分析和描述,而主体感受、浪漫激情、深刻的辨识力一切和主观有关的东西都纷纷后撤,纷纷退场。他们善于用某种理论,对文本进行逐一而冷静的剖析,而自己的态度则深藏于文本的背后。因此,相对于以前新鲜活泼的评论语言,甚至可以当美文来读的评论文章,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评论文章,基本都是引经据典,引用为上,失去了独特的个性、鲜活的文风,读来面目可憎、似曾相识,淡然无味。在这里,对作品的解读就变成了他们仿佛用手术刀对冷冰冰的尸体在进行剖解。这样的评论文章,往往缺少个性,缺乏激情,可读性不强。无怪乎有人曾经指出,我们这一个时代是一个“思想家退位,学问家凸显”的时代。一切评论文章满足于考证、技巧的纯熟,满足于操作程序的流畅和制作的精美,完全抛弃了评论的主观功能。
幸运的是,我们的诗歌评论大多属于专业批评,它侧重于对诗歌文本的细读、分析、定位,从众多的诗作中为读者挑选出精品,并引导读者去认识它。这种专业的诗歌批评者,大部分也是诗歌的创作者居多,有着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缺乏系统的学院批评体制的束缚,相对来说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喜欢在点评中表达自己的倾向,批评主体意识较强。但是本身相对理论水平的薄弱,也容易导致学院批评的责难。因为学院批评是依仗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研究,循规蹈矩,四平八稳,文风和文字都不可改变和逾越。学院批评者也往往看不起专业批评者,认为专业批评缺乏文理依据,严谨性容易得到怀疑和挑战。加之,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文理依据的加强,在大多数院校,对文学批评的文章不能算作科研成果,这导致了我们的高校科研文学批评大部分容易向学院批评靠拢和妥协。久而久之,这种风气愈演愈烈,我们的诗歌批评就变成了专业的考证学、文献学。这样的批评文章没有生气,没有味道,与我们的普通读者越走越远,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媒体批评,它依赖报刊、刊物、电视节目、新媒体来传递批评的声音。电视节目、新媒体采访带有文化批评的味道,强调媒体的轰动效应,在专业的理论水平上和专业批评、学院批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它注重时效效应,商业化的色彩比较浓厚。报刊和刊物则由于生存的艰难,转变了传统文学评论方向,评论版面大部沦陷成了职称文章的展示园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媒体批评基本失去了真知灼见的评论,失去了批评的基本意义。


四、呼唤批评的创新


事实上,商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便利,我们的诗词作品每天以数以万计,我们的诗词评论数量也是蔚然大观,叫好声一片。现在,我们的写作告别了农耕时代的私人体验和艺术自适,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不再是个性化、精英化、贵族化的专业立场,我们的诗歌评论写作进入了公共经验、大众狂欢。评论者们为复制而忙碌,复制着似曾相识的论著,炮制着批量的论文。我们的诗歌评论同样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同样被复制,被广泛地传播。复制过多就会容易泛滥,威胁着每一个具有独立批评话语能力和艺术个性的批评家,这是最可怕的。那么,在复制泛滥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的诗歌批评如何创新,如何才能打破当下的僵局呢?创新说白了,就是要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价格,保持独立的批判精神和价值标高。我们在利用传统感悟式、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及时刷新新的美学审美理论,及时向世界文学靠拢,加强批评家自身的修养。落实到具体的诗歌评论中来,评论者们一定要深切感悟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评论要落实到具体环节,这样才能令人心服口服。而不是用大而空空泛的词语来扣帽子,比如说思想积极,艺术鲜明,风格明显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批评方法。一定要注意宏观和细节的具体把握,既要跳进和深入诗词文本,又能“终当求所以出”,而绝不是“死在言下”,只有这样,评论者才不能被作品牵着鼻子跑。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诗词批评才能从鉴赏性批评走入批评性鉴赏的高级阶段。诗歌批评从纵向来看,可以说“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就是翻开历代诗歌文论篇章,从《毛诗序》到《文赋》,到《文心雕龙》,再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大多是片言只语,凌乱琐碎,难成理论和系统,多是点到为止,感悟为主,提倡思而得之,希望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能动作用。从当今诗词大好局面来看,我们的诗词阅读群体数量上确实得到了大大提高,但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文学审美能力也良莠不齐。所以,传统的过于简约的诗词点评,就难以激起读者意识中的诗歌活动,获得诗词应得的审美效应和传达。我们的诗歌评论一定要充分发挥白话文的优势,用生动而形象,又符合诗歌评论特征和审美的字眼,把诗歌中蕴藏的意境充分展现出来。说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这里,我建议我们的诗歌评论者,可以学会用优美的散文论调来写诗歌评论,而不要老是用学院派那一套死气沉沉的笔调来写。这样读起来,才让人觉得批评不再是冷冰冰的学术研究文章,而是文笔优美,富于激情,是一片优美的散文。让它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学术含量,这样又何乐而不为?另外,我们诗歌评论的创新,我认为我们的笔触不能仅仅限于评价诗词文本本身,我们应该能从一个问题联系到当代诗词创作的现实情况,适当结合当代的诗词理论,不单纯地是对诗词作者本身的赞扬和审美导读,而应该上升到另外一种理论高度,以期对我们的诗词创作者还有诗词评论者有所启示和感悟。这样的点评才是超越了文本的真正点评,这样的点评也才能令人眼前一亮,深得要害,不负众望。



向小文 湖南邵阳人,长期居京。现任《诗词百家》杂志主编,湖南大学岳麓中华书画研究院文学顾问,北京久恒林文化传媒总编辑,湖南株洲市诗词协会讲师团顾问,江西南昌市黄城文学社首届顾问。深耕于文学图书出版、期刊杂志、文学编辑策划多年。擅文学评论,喜风雅传统诗词。在《文艺报》《湖南日报》《新文学评论》《心潮诗词》和“中国诗歌网”等发表诗词评论研究文章多篇。

在线人数:912今日访客数: 6244今日页面浏览量: 13203总页面浏览量: 79273078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