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张金英:另类“降龙十八掌”——也谈周达《武大樱花节随感十八首》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另类“降龙十八掌”——也谈周达《武大樱花节随感十八首》

张金英


说起来,英子与周达先生的组诗《武大樱花节随感》有着巧合难解的缘分:3月21日,俺老妹到武汉陪女儿考研,当日下午带着女儿先到武大欣赏了樱花,并将樱花的美图发予我看。3月24日,英子在朋友圈里读到了周达先生的这组诗,不由眼前一亮,随即给周达先生点赞。周达先生谦虚地说自己久未写绝句,章法已经生疏。英子随即笑道:诗无定法,你这“降龙十八掌”不是挺好么?周达先生告诉我,他认认真真写了一下午,写成了这“降花十八咏”。呵呵,周达先生一下午就练出了“降龙十八掌”,真乃“武功盖世”也。轻松愉悦的谈笑间,得知俺妹夫与周达先生不仅是武大的校友,还是同一个学院的,算是周达先生的学弟了。26日下午,俺老妹回到海口后随即给我们报了喜:俺外甥女在研究生复试中考了第一名,且遥遥领先。俺真的对樱花肃然起敬了:难不成是武大樱花给俺外甥女的运气?赏了樱花再去考试,顺风又顺水。事情就那么巧合,这时正好周达先生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的作品点评一二。英子虽未去武大赏樱花,但对樱花已经有了百分之一万的好感,且对周达先生的这一组樱花十八咏尤为喜爱,加之“樱”与“英”同音,能不写么?

题外话说多了,言归正传。不过嘛,英子点评“樱花诗”,还真的有一种亲切感,故而会写得很随意,不似平时严肃,还望周达先生莫要见怪哈!其实,我们总是刻意将感怀诗写得很深沉很拘谨,读来心情抑郁。是的,我们的生活五味杂陈,所以更应该让生活的阴郁在诗中散去,带给读者阳光与美好。英子认为,写诗如此,写评亦然。周达先生这“降龙十八掌”的一招一式其实很简单,但简约的外表下蕴藏的诗功却是非一日练成的:

武大樱花节随感

周达

每至春来忆珞珈,人生识得几芳华。

校园四十年中梦,半是湖山半是花。

英子点评第一式:梦中芳华

每年春至,周达先生会不由自主地忆起武大。时过境迁,芳华不再,人生能有几回春?唯有武大校园的樱花在诗人四十年的梦中永不凋谢。“半是湖山半是花”定格成作者四十年永恒的镜头,时时在梦中出现,从中足见周达先生对母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全诗由“忆”总起,进而感慨人生之路,最后落笔武大校园,点出樱花。此为组诗的总序。

莎岸芳堤尽入图,平生最爱是东湖。

春风十里烟波路,已种樱花一万株。

英子点评第二式:美景如画

此诗平白如话,表现如画美景。诗人没有对东湖美景进行精工细描,而是在起承通过对比突出东湖在众多如画美景中备受作者青睐;转结虚实结合,通过数字夸张法突出樱花的烂漫,表现春光的美好。

花开斋舍乐融融,日出湖光潋滟红。

半世雕虫知纪历,几人跃马踏春风。

英子点评第三式:急转直下

此绝如同六月的天气变化极快,又如前行的小舟急转直下,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前两句写景,色调明丽,以丽景暗示大好的前程。后两句以典议论,抒发感慨,浑然天成。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有句“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想来大多数人皆为半世雕虫浑浑噩噩地掐着年历过日子吧,又有几人能够“春风得意马蹄疾”呢?从武大走出去的学子,又有几人豪情跃马?

泽畔行吟步每迟,樱花开到十分时。

平生长做东湖梦,今在东湖又梦谁。

英子点评第四式:串联梦境

周达先生醉心樱花,在湖畔行吟而步履缓慢,以此行为衬托出樱花之美;进而顺承写了此时的樱花已经完全开放,美丽之至。转结采用互文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平生长梦东湖之樱花,今在东湖赏樱又会梦到谁呢?留白手法堪赞,余味无穷,并烘托出樱花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梦境。

花开每忆那年春,树下时时探顾频。

今日花开无意绪,看花不是那年人。

英子点评第五式:物是人非

年年岁岁花相似,看花不是那年人。这应该是此诗的注解,一种落寞伤怀之情即上心头。这是对青涩的芳华的一段记忆:每当樱花盛开,便不由得想起那年的春天,在樱花树下时时探望,焦急地等待着一同赏花的人儿。转结将时空拉回现实:今日樱花又开了,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意绪,因为“看花不是那年人”。全诗以时空转换道出“物是人非”之感慨,对比鲜明。

可人风景掌中收,一树樱花一仰头。

万紫千红皆看尽,方知素白最温柔。

英子点评第六式:爱我所爱

此绝前两句叙事,写出赏花人拍摄樱花的情景。转结蕴理含情:看遍了万紫千红,赏遍了各种花儿,唯有素白樱花锁住了诗人的心。“温柔”一词将素白樱花人格化了,此花已经成为作者精神追求的一种符号,足见诗人高洁的情怀,初心永在,正是“爱我所爱,永不言弃”。

夹道花枝细雨中,珞珈山色转空濛。

氤氲几抹胭脂雪,点染校园深浅红。

英子点评第七式:浓淡相宜

此诗表现了迷蒙细雨下的樱花之态,清新可人:夹道旁的樱花浸在细雨之中,珞珈山上迷蒙一片,氤氲之气似乎给樱花抹上了胭脂雪,色调不一的樱花将武大点染得更加美丽。全诗以景衬情,轻灵可爱,尤以“胭脂雪”想象唯美,抒发了对樱花的喜爱之情。

草长莺飞又一春,珞珈过客往来频。

老斋岁岁长相守,只有樱花不待人。

英子点评第八式:时不待我

此诗语言平易,淡而入味。起句化用清·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之句,承句叙写来武大赏花的过客十分频繁,以此突出樱花的美。然而,美的事物是容易消逝的,她不会为你一个人停留。转结以对比手法进行借物喻理:老斋依旧长守,而樱花的美丽不会等人,开过即谢,以此阐明“时不待我”之理,当珍惜春光,活在当下。

小路悠悠走不完,满园红紫怯春寒。

撑开一伞成天地,每爱樱花带雨看。

英子点评第九式:雨中花情

读罢此绝,即刻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同样的浪漫唯美,不一样的感情色彩。起承叙事写景,“怯”以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樱花在春雨中的姿态,让人顿生爱怜之心。转结叙事抒情,尤以结句入情入境。

百万花枝开正繁,遮人洋伞逐风翻。

内心自认非游客,只恨校园成故园。

英子点评第十式:反主为客

此绝前两句看似平平,其实独具匠心。起句突出樱花开得繁盛,次句以伞花逐风而翻突出游人之多,两相映照,并为转结做好铺垫。武大是周达先生的母校,按说他当然不是众多游客中的一员,白驹过隙,不觉然昔日校园已成为故园了,昔日的“主人”成为了今日的“客人”,令人感慨,“自认”与“只恨”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形成反差,从而凸显诗人对校园难以言说的情感。

十一

年少当时看未真,白头再赏兴犹新。

青衿学子如流水,惟有樱花是主人。

英子点评第十一式:武大主人

当年的主人在年少时期看花未真,到了白头已成了游客中的一员,依然兴致盎然,对樱花情有独钟。想来武大学子如流水般地来了又去,唯有樱花常驻武大,是武大永恒的主人,真可谓“风光谁是主,武大是樱花”。全诗语言晓畅,两处对比手法用得自然巧妙:一是起承从时间维度进行对比,二是转结从学子与樱花进行对比。

十二

芳草有情随处生,樱花无语近清明。

不知今夜灯窗里,听得几多风雨声。

英子点评第十二式:沐风栉雨

草木有情,樱花先知。起承点面结合,对比鲜明,突出了樱花深沉的情感,蕴理涵情。首句说理独到深刻:天涯何处无芳草,芳草有情随处生。从广度写出“芳草有情”之意,“随处”一词道出芳草之情的随意性,目的是由面到点地衬托出樱花的“情有独钟”——只为清明,“无语”与“随处”相互对比,更显得樱花之爱深沉真挚。转结由物及人,借物抒情,很自然地想到明·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诗的“风雨”一笔两到,语意双关,既是清明之雨,又是人生风雨,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故园深沉的爱恋。

十三

似我飘零天一涯,年年往返岂为花。

石门风雨清明近,归梦悠悠早到家。

英子点评第十三式:归梦悠悠

此绝紧承上一首,继续深化思乡之情。诗人客居他乡,年年返回故里岂止是为了樱花呢?樱花其实是故园的象征,见到樱花如同见到久别重逢的家乡。清明已近,归梦益切,“早到家”突出了诗人急切的归乡之情。全诗真朴自然,情感自现。

十四

为谁开落为谁留,拂面老枝同白头。

眉眼深含三月雨,樱花占得几分愁。

英子点评第十四式:洒落乡愁

纵有情怀千万里,最怕归乡归不得。此绝弥漫的乡愁扣人心弦。首句赋予樱花以立体的人之形象,她似乎在告诉归乡的人儿:你来或是不来,我就在那里。次句深化此意,“同白头”形象地表现了樱花的外形与内在,形神兼具,借物抒怀。转句最是出彩,雨中樱花的形象深情款款,那份深情即是对家乡的深情——三月雨即是樱花雨,樱花雨即是乡愁雨,乡愁雨蕴在樱花的眉眼间,随着三月雨洒落下来。如此,思乡之情水到渠成。

十五

落花入眼每生愁,雨黯故园风未休。

梦罢乾坤双鬓白,酒醒江汉一舟浮。

英子点评第十五式:梦回江汉

每见落花,不由生愁,乡愁之雨也染上了暗淡的色彩,然思念家乡的风儿未曾休止,直至双鬓已白。乡愁缭绕于心,唯有借酒消愁,当酒醒之际,却见江汉依然浮着那一叶归舟,无奈之情漫溢诗行。全诗层层递进,情寓于中,感人心怀。

十六

每将白首愧花前,辜负春风四十年。

从此东西南北梦,樱花自了旧时缘。

英子点评第十六式:情怀依旧

告别武大,奔赴前程,再次来到武大赏樱,青丝已成白首,不由得愧意顿生,为何?缘是人生路上“辜负春风四十年”。在外打拼四十年,无论走到哪里,梦中割舍不断的情缘唯有樱花知道,樱花,最懂得诗人的心,因为诗人与樱花曾经有一段“旧时缘”。

十七

莫笑老来成网红,每翻往事忆春风。

此生光釆夸人处,多在樱花图片中。

英子点评第十七式:往事依依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认已老的周达先生和大多数人一样成了“网红”。智能手机的摄像更是给网络生涯带来了很多乐趣,然而翻起这一张张记录生活的相片时,此生最得意的,多是樱花相伴的日子,由此说明武大已经定格成诗人记忆中最美的镜头,无法抹去,再次凸显了诗人的“旧时缘”。

十八

奚囊空负本无收,随口诵吟多不留。

谁道归来花满橐,每删不尽是乡愁。

英子点评第十八式:诗载乡愁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云:“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称诗囊为“奚囊”。从周达先生一下午吟咏了十八首樱花诗看来,周先生自嘲“奚囊空负本无收”也未免过于自谦了,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樱花的痴恋。周达先生随口吟诵的诗篇大多不会留下,普普通通的次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铺垫作用。转句宕开,诗人赏花归来却是诗囊满满,“花满橐”即为这十八首樱花诗也。可是,诗人无法像以往一样将随口吟诵的樱花诗删去,因为这每一首樱花诗都寄托了他对故园的热爱,诗载乡愁,是无法删掉的。次句与结句的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故园的无比热爱。此诗为这一组诗的总结。

周达先生不仅不会删掉这一组樱花十八咏,而且还希望英子给这一组诗写写点评。所以,英子将这“降龙十八掌”的“十八式”揣摩了一番,不到处敬请谅解!如果说“降龙十八掌”为“盖世武功”,那么周达先生的“降花十八咏”则是“文人诗功”。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文人情怀与气息,善于将自我的人生感悟融入其间,用语典雅,情理交融,尤其善用对比手法。这组樱花诗既独立成章,每一首都有不同的立意;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散神聚。每一首的小主题共同为一个大主题服务,那就是寄托于樱花的乡愁。十八首樱花组诗,实际上是周达大学毕业后的人生连续剧。

在线人数:542今日访客数: 12361今日页面浏览量: 27607总页面浏览量: 79287481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