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常务副主编林峰诗词新作《青绿之间》,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该书被业内誉为首部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个人传统诗词集,也被列为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生态文学系列作品之一。
诗人以典雅凝练的文字、驰骋天地的想象、唯美深远的意境,以及富于哲思的内涵,为读者营造出一场涤荡心灵的诗意之旅。在《青绿之间》,读者不仅能徜徉于诗人灵动的思维与清丽的画面之中,感受人与自然微妙而深厚的和谐共鸣,更可沉浸于那种雅俗共赏的美学语境,体会传统诗词如何将生态主题抒写得如此绚烂与精彩。
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在当代生态主题中的一次深情回归,也为传统文化如何书写自然、呼应时代、走进大众提供了新的借鉴。同时,它跨出了人文与自然科学对话的重要一步,以诗词为媒,以自然为桥,探索生态文学与跨学科融合的新可能。
《青绿之间》以其鲜明的创造性、高度的可读性与强烈的现实性,融入到万紫千红的诗词百花园中,相信广大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关注它、品评它、鉴赏它。
青绿之间(代序)
林 峰
青绿之间是山水,青绿便成了人间最美的风光;青绿之间是岁月,青绿便成了人生灿烂的春秋。青绿之间的缤纷色彩,早已挥洒成画家眼中流动的烟云;青绿之间的万千气象,早就凝聚成诗人心头不朽的神州。青绿之间,金银闪烁,那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青绿之外;锦绣无边,那是原生态的天然造化。
青绿之间是四季的轮回,“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那是春天里清新的山水。“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
那是夏日里热烈的山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那是晚秋里明丽的山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那是深冬里净谧的山水。青绿年年在,随我共登临。
青绿之间是宽广的园田,“一把青秧乘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宋·虞似良《横溪堂春晓》)手中的青苗传递的是田野上播种的辛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风翻稻浪的声音里,洋溢的是山乡丰收的喜悦。“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邻里之间,宾朋往来;茶酒酬赠,一派和谐。“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唐·杜甫《江村》)江水的低徊婉转,流淌出的是江村的安闲和恬静。山乡水国,肥土沃野。
青绿之间是怡人的花草,醉眸的莺燕。“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让我们看到了二月春草的蓬勃,江南春雨的多情。“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则让海棠的花团锦簇和娇嫩欲滴表里映照,动人心扉。“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宋·徐玑《新凉》)此刻黄莺也具备了世人的聪慧,给了我们天人合一的美好。“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宋·刘克庄《敷浅原见桃花》)画梁上的燕子分明就是情感的天使,双飞双宿,神仙美眷。
青绿之间,遐想纷至;青绿之间,梦景悠然。青绿能绽放出枝头最瑰丽的瞬间,青绿也能成长为世上最闪光的永恒。青绿是人间烟火,衣食住行;青绿是风雨楼台,琴棋曲赋。青绿是甘甜的乳汁,它可以哺育出万里江河;青绿是高耸的丰碑,它可以听到千年的惊雷。赞美青绿,就是赞美新中国的伟岸;歌唱青绿,就是歌唱新时代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