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中华诗词学会张存寿副会长、散曲工委徐耿华主任到安徽散曲工委调研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7月15日,中华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张存寿和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散曲工委主任徐耿华到安徽省调研散曲工作。



     张存寿、徐耿华出席了安徽省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在合肥散曲艺术空间召开的安徽散曲工作座谈会。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邹志高,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副主任、安徽省诗词学会散曲工委主任郑永钤,副主任兼秘书长董静、副主任周棣、张曙生、陶柏林、顾问苗干忠等参加并先后发言。郑永钤、董静全面介绍了安徽省自2015年12月成立散曲组织以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邹志高会长充分肯定了安徽散曲工委的工作,他说:安徽散曲是我省诗词最亮丽的文化艺术风景,安徽散曲为安徽的诗词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省诗词学会将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安徽散曲的工作。



     张存寿副会长对安徽散曲工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安徽散曲组织成立以来,在省诗词学会领导下,郑永钤会长带领大家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建队伍、办刊物、建基地、搞活动,办赛事,出专著,出精品,获大奖,队伍发展到430余人。成就斐然,硕果累累。特别是2023年新班子上任以来,安徽散曲翻开了新的一页,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当代散曲舞台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不管从创作队伍还是创作质量都迈向了全国散曲的第一梯队。他希望安徽散曲工委能进一步凝聚骨干,扩大队伍与平台;增强精品意识,把安徽散曲创作推向新的高度;立足安徽,辐射全国,进一步扩大中华散曲的影响力和服务功能。并表示作为中华诗词学会分管领导,将全力支持安徽散曲工作。



    徐耿华主任是安徽散曲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他说,自安徽有了散曲组织他就十分关注。他认为安徽散曲创作事业发展的好,主要得益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郑永钤主任学识渊博,严谨负责,致使安徽散曲学风正,人才多,成果繁。



    7月16日,张存寿、徐耿华一行实地察看了设立于千年古镇漕川的散曲空间,参观了以散曲为内容的书法展,并和当地领导运漕镇党委副书记刘仕海及漕川国际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张建平等进行了座谈。张建平主任介绍了运漕古镇1700年的人文历史,回顾了漕川散曲空间创建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刘仕海书记表示,将借力漕川获批安徽省首批商业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的契机,加大力度支持漕川散曲空间创建马鞍山市散曲创作中心;同时希望散曲能与古镇的历史商业文化更好的融合,实现人文与经济互融共荣。



     张存寿副会长、徐耿华主任以及郑永钤、董静等就散曲和古镇文化历史的融合相继进行发言。大家一致对漕川散曲文化艺术空间的发展充满信心。



     张存寿说:中华散曲率先进入古镇文旅,打造散曲艺术空间,看似机缘巧合,实则是文旅发展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结合的必然结果。这种结合对散曲的繁荣和古镇的文旅发展,都十分有益。希望安徽散曲组织进一步在融合上下功夫。加大和当地政府工作的配合,更多争取政府支持,更多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大和文化企业融合力度,相互成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大和古镇文化的融合力度,把散曲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中,让古镇人民实实在在感受散曲文化的魅力;加大和全国散曲工作的融合力度,升级空间格局,扩大空间影响,为全国散曲工作探索一种范式。共同为漕川的文化事业和中华散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安徽省诗词学会散曲工委)


在线人数:1395今日访客数: 16865今日页面浏览量: 26553总页面浏览量: 145076432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