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七月炎炎日,诗词进万家 ——南昌市诗词学会采风团走进西湖李家侧记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挖掘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以诗笔绘就山水人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2025年7月25日,采风团在王平凡会长的带领下,前往进贤县西湖李家。此次活动由进贤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昌市诗词学会主办,进贤县军山湖诗歌学会承办,西湖李家旅游景区协办。

      坐落在进贤县军山湖与青岚湖之间的西湖李家,是一座历经600多年岁月沉淀的古村庄。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退休后,带领乡亲们将西湖李家建成了景区。老市长在座谈会上以亲切的乡音介绍了西湖李家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情况:脏乱差整了一遍,破烂旧拆了一遍,房子修了一遍,道路铺了一遍,山塘水库挖了一遍,荒山绿了一遍,旱地水田整了一遍,排灌、渠道维修了一遍,村风民风整了一遍,六种文化做了一遍(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孝悌文化,节庆文化,楹联文化,谱牒文化)。从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到如今的“中国幸福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老市长用十五年的心血和汗水,带领乡亲们实现了乡村的华丽蜕变。他的演讲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深受感动和鼓舞。

      王凡平会长当场宣读了聘请李豆罗为南昌市诗词学会顾问的决定,并庄重地为其颁发聘书。这一举措为南昌市诗词学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李豆罗先生将凭借丰富的阅历和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为学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进贤县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胡月明在讲话中强调了诗词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此次文旅采风活动对于挖掘地方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他鼓励诗词创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乡土,用诗词描绘出西湖李家的独特魅力,为进贤县的文化繁荣添砖加瓦。会议由进贤县文联副主席樊凯主持,南昌市诗词学会前会长李金龙先生,南昌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涂印平、魏新、龚慧珠以及前来采风的理事们出席了会议。

      会后,采风队伍参观陇西堂。李家村先祖以陇西李氏后裔自居,为此专门修建了一座古朴典雅的陇西堂,此堂亦被称为村祠堂,内部设有村文化活动室。堂内布置丰富,张贴着村赋、村史、村歌、村规民约等内容,还陈列着上级领导及国内外贤达名仕来村视察观光的照片。这里已然成为村民聚会交流、接受传统教育以及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家感受着李氏家族的深厚底蕴和源远流长的家风文化。

      诗友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古戏台前,仿佛能听到往昔热闹非凡的戏曲唱腔,领略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农村博物馆和农耕博物馆里,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诉说着过去农耕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们对乡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秋月广场上,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农夫草堂中,质朴的陈设和宁静的氛围,让人体验到乡村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沿著青石板路蜿蜒至村心,一面楹联墙便映入眼帘。这是一堵由许多名人书写的“农夫草堂”做成的墙。这堵墙如同一部凝固的家族史诗,诉说着陇西李氏的千年文脉与乡土情怀。

一路上,大家或驻足欣赏,或交流讨论,手中的相机不停地记录着眼前的美景。他们被西湖李家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乡村文化所深深吸引,纷纷表示要以此次采风为契机,创作出更多反映乡村新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诗词佳作。

      相信在未来,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将在西湖李家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而西湖李家也将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感受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供稿:陈玲 严长京



在线人数:1429今日访客数: 17028今日页面浏览量: 26772总页面浏览量: 145076652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