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转兵(资-14) / 黔诗红韵:第 39 期-2025-02 期 / 贵州省诗联学会红色文化工委 / 值月:六盘水 / 20250212
发布时间:
阅读:次
红迹简介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最南端,辖9镇2乡、152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总人口19.67万人。1954年5月7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通道是一方红色圣地。红色侗乡,好运通道。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县溪恭城书院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作出“放弃原定计划、转兵西进贵州”的正确抉择。中央红军过境通道期间,留下“一盏马灯”“一担皮箩”等红色故事,诠释着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通道转兵”是实现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这一历史地位得到党中央肯定。

通道是生态宜居绿地。绿色侗乡,美丽通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54%,年平均气温16.6℃,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100%以上,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未被污染的神奇绿洲”。2019年被国家气象部门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连续四年入列“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入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通道是侗族集聚福地。古色侗乡,神奇通道。全县侗族人口占77.9%,是侗族群众核心聚居区。侗族建筑、歌舞、服饰、习俗保存完整,被誉为“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有全国唯一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通道侗族村寨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芋头古侗寨、恭城书院、马田鼓楼等6处14个单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道是全域旅游胜地。这里红色、绿色、古色资源丰富,“三色”资源交相辉映,集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于一地,境内有万佛山、皇都侗文化村、通道转兵纪念地、芋头侗寨等4个4A级景区,横岭侗寨等3个3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湖南省旅游强县、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重点县,2019年获批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通道是三省交融要地。通道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自古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中原通往西南的通衢要地,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先后建立湘桂跨省基层党组织—将王屯党支部、湘黔桂三省坡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产业共兴、纠纷共调、和谐共创、发展共谋。
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5-01-0811:47信息来源:通道县人民政府
通道县历史悠久,据万佛山镇下乡乡“大荒遗址”考证,早在五千年以前已有人类活动。唐、虞、夏、商、周为荆州西南隅要服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黔中地,秦为古镡成地属象郡。汉、三国至两晋为武陵郡镡成县地(汉高祖五年置)。

东晋至南朝宋、齐为武陵郡舞(潕)阳县地(义熙年间撤镡县并入)。南朝梁、陈至隋为沅陵郡龙檦县地(由舞阳县改)。唐为叙州潭阳郡郎溪县地(由龙标县地分出)。五代为诚州(原郎溪县地)属地。宋元丰七年(1084)置罗蒙砦,(元祐三年废,今县溪),崇宁元年(1102)在今县溪置罗蒙县,翌年(1103)改为通道县,属靖州(原诚州,同年改)。

元属靖州路(至元十二年由靖州改)。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撤通道并入靖州,洪武十三年(1380)五月复置,属靖州。清沿明制,县境范围隶属关系无变。
民国初期,通道县隶辰沅道,民国11年(1922)废道,县直属于湖南省。民国25年(1936年),湖南省实行行政督察制度,通道县先后属第四、第七、第十四区管辖。
解放初,先后隶会同专区(1949.10~1952.8)、芷江专区(1952.8~1952.11)。1952年11月,芷江专区改称黔阳专区,通道县随属,县治设原旧县城(即罗蒙,今县溪)。1954年5月7日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为湖南省成立最早的自治县。
1958年10月,县治迁双江,1959年3月28日靖州、通道两县合并,县治复迁县溪,1961年7月,靖、通两县分治,县治迁回双江。1981年6月30日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通道县随属,1998年撤怀化地区,设地级怀化市,通道随属至今。
通道会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县城,召开紧急会议。博古、朱德、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等七人参加。
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
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人的支持。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会后,博古、李德执意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第一次召开的重要会议,虽然多数人赞同毛泽东的建议,但因中央领导层的意见不统一,未能就战略转移的方向作出决定。
但是,通道会议为促进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转兵,创造了良好条件。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召开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围绕着红军前进的方向展开激烈争论。最后,毛泽东提出改变原定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
通道转兵会议,于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和毛泽东进入中央实际核心领导层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央广网湖南:
8月11日,消息:沈英花;记者:彭洪霞娄思佳
在湖南省与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城——怀化市通道县。通道虽然地处偏远、人口不多,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月10日,“不忘初心再长征”采访组来到通道,采访当地党史专家、干部群众,探寻82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通道转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如今,通道县城已搬迁至离老县城40公里开外的地方,当年的老县城成为通道县管辖的县溪镇。8月10日上午,记者在进入县溪镇不足一公里的路旁,看到高大的宣传牌上赫然写着八个红色大字:“通道转兵中国转运”。
驱车再往前行几分钟,就来到位于罗蒙山下的恭城书院,这个书院现在已辟为通道会议纪念馆。进入书院,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别墅式样的房子,青砖的院墙,舒卷的飞檐,和院内郁郁葱葱的树木,沐浴在斑驳阳光的下,显出几分遗世独立的幽静味道。
》》纪念馆掠影
通道转兵纪念馆由主题陈列馆、纪念广场、通道转兵会议旧址恭城书院、宝庆会馆(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住所)、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东岳宫、红军街、红军堤、红军浮桥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8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21件。
历史寻迹
通道转兵纪念馆收藏着一担竹皮箩。这担皮箩出自一位红军战士的手,它见证了一位老人85年的执着与守望。
1934年冬天的一个黄昏,通道县流源村11岁的杨昌彬的家中来了一位拄着拐杖、衣衫破烂的年轻人。他是在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由于得不到治疗,他的右脚小腿已经血肉模糊,流脓生蛆。

杨昌彬父子知道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于是悄悄地收留了重伤的邱显达,并且每天偷偷上山采药为邱显达治伤。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邱显达溃烂的伤口逐渐愈合。为报答杨昌彬父子的救命之恩,原是篾匠的邱显达亲手编织了一担皮箩留给他们作纪念。临走时,他哽咽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们。”

此后多年,杨昌彬经常到他与红军阿哥邱显达分别的村口,等候他回来。然而,85年过去了,始终没有邱显达的任何消息。
杨昌彬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他常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对共产党的拥护。”

重点推介:
通道转兵纪念馆、通道转兵会议旧址恭城书院、东岳宫、宝庆会馆
特色美食:
合拢宴、苦酒、油茶、腌鱼、腌肉、细木耳、七彩泡椒、生姜
周边热门:
万佛山侗寨、龙底漂流、皇都侗文化村、芋头古侗寨、靖州岩脚侗寨、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会同粟裕同志纪念馆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红色导游
》》景点介绍
怀化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战争年代使怀化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红军长征途中,红六军团、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三次经过怀化地区。1934年底,中央红军到达通道县。蒋介石集中了16个师近40万兵力在湘西南筑起四道封锁线,准备一举消灭红军。

中央红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行军作战,尤其是湘江血战后大伤元气,仅剩下了三万多人。如果照原计划继续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必然会钻进蒋介石的口袋阵内,与10倍于红军的敌军作战,中央红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在这危机关头,1934年12月12日中央领导人在长征途中到达通道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周恩来让毛泽东和支持毛泽东的其他领导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周恩来、毛泽东等人同博古、李德进行激烈争论以后,解决了当时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行军路线问题,中央红军主动取消了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改变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后来的遵义会议打下了基础。通道转兵在长征史具有重大意义。

》》恭城书院
怀化市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座落在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43公里处的县溪镇(原通道老县城)罗蒙山下,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复修于明初,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建,为纯木建筑结构,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建筑风格,是历代重要讲学育人场所。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攻占通道县城后,在此召开了中共中央临时紧急会议(即通道会议),接受了毛泽东“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转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西进”的正确主张,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救红军于生死,挽革命于危难。
2005年被列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系湖南省首批公布的30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炮驻湘部队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资料援引
(1)通道县政府网
http://www.tongdao.gov.cn/tongdao/c101121/singleArticle2021.shtml
(2)百度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5732039-5944781.html
(3)中 红 网
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2021/5/2153110027CDAGGAFKDGGA75K47JJF_2.html
(4)中国新闻培训网
https://www.sohu.com/a/408675094_429227
(5)红色潇湘/湖南人民政府网
https://www.hunan.gov.cn/hnszf/c101485/202108/t20210827_20403613.html
(6)央广军事
http://m.cnr.cn/news/yctt/20160811/t20160811_522947005_tt.html
(7)红色旅游
https://www.8-9sun.com/spots/show_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