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诗词浸润红色热土——‌银川市诗词学会赴西吉县采风纪实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6月21日至22日,银川市诗词学会50名会员,在会长张美玲带领下,赴宁夏西吉县开展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深入“全国最美乡村”龙王坝村、火石寨丹霞地貌、西吉文学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及红军寨等地,以诗词创作助力乡村振兴,用文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诗意栖居龙王坝     窑洞烟火映乡情

      采风团首日中午抵达龙王坝村,在村长张须须接待下入住特色窑洞宾馆,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会员们品尝了乡土美食,下午参观了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织魅力?。该公园位于西吉县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乡境内,是宁夏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胜地。这里,满山遍野花草丛生,色彩斑斓,蜂恋蝶舞,生机盎然,给采风团的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晚,村长张须须主持了联欢晚会,村党支部副书记焦建鹏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张美玲会长代表银川市诗词学会致答谢辞,强调诗词创作应该与乡村文化振兴紧密联系起来。现场举行了“银川市诗词学会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将龙王坝村作为学会扎根基层的文化阵地,并捐赠了银川市诗词学会出的诗词集。紧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联欢晚会在龙王坝村室外舞台上演,由银川市诗词学会与龙王坝村共同承办的精彩节目吸引了近500名观众,晚会节目有舞蹈、诗朗诵、独唱、器乐演奏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为夜幕下的龙王坝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龙王坝村为了欢迎客人,还举行了别具特色的篝火晚会,游客、村民手拉着手围着篝火喊啊,跳啊,激情飞扬,热闹非凡,大家享受了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

       党引致富道路     雨润红色足迹

次日清晨,采风团在焦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龙王坝村的村容村貌,听取了焦书记关于龙王坝村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据焦书记介绍,村党支部通过农房变客房、村民变导游、土地变股金、农民变工人、农产品变礼品、民俗文化变旅游资源,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幸福引擎”,龙王坝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脱贫富裕村。2014年至2017年分别确定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乡村游模范村等。投资1000万元规划建设的占地1000亩的宁夏西吉龙王坝村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每年可为龙王坝村创收1000多万元。通过参观、听讲解,大家认识到党和政府乡村振兴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及注入的磅礴力量。新农村是美丽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农村的天地广阔,是大有可为的。

随后会员们冒雨参观西吉县文学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感受浓浓的西吉文学气息,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下午,采风团来到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红军寨,参观由个人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红军粉”“红军醋”,红军住过的窑洞,使用过的器皿、物件,无不镌刻着深深的红色记忆,涤荡着参观者的心灵。胜利来之不易,同志需倍加珍惜。学会为红军寨授牌“创作基地”,并重走红军路,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传承红色精神。

此次活动通过基地授牌、文艺展演、实地调研等形式,将诗词艺术与乡村振兴、红色教育深度融合,为诗词创作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素材?。会员们诗情涌动,心潮澎湃,表示回去后将认真选材,精心创作,反复打磨,写出不负于时代、不负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讴歌新农村,讴歌新时代,为乡村振兴呐喊、助威,努力打造“诗意乡村”新名片?。

学会地址:西夏区西花园南巷78号楼

邮编:100007邮箱:heshihui2021@163.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