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意人生宣讲会暨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5月24日,由陕西省诗词学会主办、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协办的“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意人生宣讲会暨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举行。陕西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孟建国,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董事长刘家全,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刘炜评、常务副会长陈俊哲、党支部书记王小凤,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培文,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李稳贤、李晓刚、王秦香、马瑀、胡宝玲、郭健,陕西省诗词学会顾问张曼利、孙民随、王兴一,榆林诗词学会会长段云飞,副会长郭宝玉,榆阳区诗词学会会长郭有凯,府谷县诗词学会会长马来宝,绥德县诗词学会会长贺怀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即之,以及陕西省诗词学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宣讲嘉宾、省内诗词爱好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共100余人参加大会。

  
  大会分“胡少杰诗意人生宣讲会”和 “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两个环节,分别由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陈俊哲、副会长李晓刚主持。
  
  会前播放了胡少杰生前影像资料。
  
  在“胡少杰诗意人生宣讲会”环节, 高培文在致辞中代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向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她表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自建校以来,就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风正气正能量,推动中华诗词繁荣发展视为重要的办学目标,被陕西省诗词学会评为诗教先进单位。期待大家共同守候这股文化清泉,让中华诗教永续流传。
  
  李晓刚代表陕西省诗词学会向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赠送胡少杰诗集《最向东坡最好春》。
  
  郭宝玉以《我与胡少杰的交往》为题进行宣讲,深情回顾了指导这位残疾青年创作并推广其作品的点滴;姜星雨以《以诗为光,照亮生命的裂缝》为题,讲述与胡少杰合著《最向东坡最好春》的三年历程;刘泽宇《以身残而道全——胡少杰诗词创作中的生命诗学建构》为题,从诗教传统、精神建构等维度解析了胡少杰诗词的生命哲思;王小凤以《你是人间的一道光——走近‘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有记》为题,回忆了陕西诗坛援助胡少杰的暖心往事。段云飞以《胡少杰诗词创作的精神涅槃与生命礼赞》为题,系统阐述了这位“窑洞诗人”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时代价值。



  刘炜评作题为《“窑洞诗人”的生命气象是一面镜子》的讲话,他说,5位宣讲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勾勒出“少杰传奇”的所成与所由成,无不令人感动。这位生于偏僻山沟土窑洞、长于病榻与轮椅之间的农家子,以羸弱之躯,用诗歌为犁,奋力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足以让每一个人为之惊叹。《最向东坡最好春》这部诗集,不仅是他抗争命运的见证,更是他精神创造的丰硕成果。刘炜评指出,胡少杰的诗意人生有三点启示,一是任何人都可以超越局限,重塑生命维度;二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英雄主义的执念者和实行者;三是“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希望大家以胡少杰为镜,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成为一束光,既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也为他人带去温暖与希望。
  
  在“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环节, 陕西省诗词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杨世鹏介绍了胡少杰诗词研讨论文征稿情况。
  
  郭健作题为《坎坷征程追梦想,艰难命运锻精神”——浅谈胡少杰诗词中的精气神》的发言;吕小妮作题为《一诗成谶,镜像人生——解析胡少杰绝句<悲我生>》的发言;孙民随作题为《诗词的魅力 精神的支柱——试谈胡少杰的诗意人生》的发言;马来宝作题为《从胡少杰的不幸与所幸说开去》的发言;苗晓荣作题为《生命如歌——学习胡少杰诗词的心得》的发言;班云作题为《胡少杰的诗意人生给我们的启迪》的发言;武艳飞作题为《残枝长成满花树——论胡少杰如何用诗意激活生命》的发言;卢兢作题为《胡少杰的生命诗篇——在苦难中绽放的光芒》的发言;赵广裕作题为《一路诗情,向光而行——胡少杰诗词内外的陕北精神》的发言。9位发言嘉宾结合自身学习体会,深入探讨了胡少杰诗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
  
  自由交流环节,郭有凯汇报了学会号召大家向胡少杰学习等活动的开展情况;张曼利、王兴一、李稳贤先后发言,分析了胡少杰诗词的语言特色、蕴含的人生思考,并就如何讲好胡少杰的人生励志故事提出建议。



  孟建国在讲话中回顾了胡少杰与病魔抗争的艰难历程,他表示,胡少杰在极端病痛中依然保持着对诗词的执着追求,以器官捐献的壮举诠释了“我做人间那道光”的生命誓言,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高度,值得全社会学习,以陕西省诗词学会为代表的各地诗词学会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学习活动,让这位青年诗人的故事成为激励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动力。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董事长刘家全在讲话中表示,胡少杰的事迹,已成为陕西文坛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向上的精神标杆。期待与陕西省诗词学会加强合作,为大学生举办更多高质量的诗词文化活动。学校也将全力支持这项工作,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刘炜评在总结讲话中对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大力支持,对研究并撰写论文的作者,以及段云飞一行专程赴会表示感谢。他表示,胡少杰作为榆林这片热土孕育出的杰出诗人,其26年短暂生命所展现的精神气象令人动容。并引用《庄子》中“畸于人而侔于天”的理念阐释胡少杰的人生。指出胡少杰的作品不仅坚守“修辞立其诚”的创作原则,而且在古典美注入了一定的现代性,展现了当代诗词的发展方向。他特别提到,虽然胡少杰的部分作品尚有提升空间,但这恰恰展现了诗人创作的丰富性和成长轨迹。他讲到,陕西省诗词学会将继续深化对胡少杰诗词和精神的研究。在宣传胡少杰感人事迹的同时,秉持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未来,将持续有序推进中华诗词“六进”活动的开展,将诗词文化融入基层,携手学校举办胡少杰宣讲会,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人生规划。系统推进中华诗词事业的创新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会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316号省级机关干休所

邮编:100007邮箱:shanxishici@126.com联系电话:029-85246933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