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陕西省诗词学会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凤县和留坝​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10月21—22日,在孟建国会长的带领下,陕西省诗词学会组织省内部分诗人、书画家等50余人赴宝鸡凤县、汉中留坝开展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学会常务副会长商子秦,副会长李广利、王小凤、李稳贤、张伯利、张曼利、王彦龙,秘书长马瑀,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余志海等参加了本次采风活动。



  在两天时间里,志愿者们先后乘坐绿皮小火车参观了位于秦岭火车站的宝成精神陈列馆、宝成铁路文学馆、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灵官峡景区、古栈道遗址、汉张留侯祠景区等地,观看了凤县夜景和喷泉,并与凤县文联开展座谈及笔会,与宝鸡、汉中等三地诗友进行了交流互动。


  宝鸡市文联秘书长许妍代表宝鸡市文联对陕西省诗词学会志愿者采风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在宝鸡站通往秦岭站的绿皮火车上,志愿者们认真聆听西安铁路局宝鸡车务段宣传科工作人员对宝成铁路发展历程的介绍,了解了宝成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建设过程;在宝成精神陈列馆,通过观看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深刻感悟了“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的宝成精神;在灵官峡景区,志愿者们集体背诵着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在灵官雪夜行展区,通过宝成铁路建设工地的微缩场景还原、电影和一张张历史照片,真切感受了我国铁路建设者不畏艰险,用热血和忠诚铸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宝成精神。



  在21日晚与凤县文联的交流座谈会上,宝鸡市文联秘书长许妍代表宝鸡市文联对陕西省诗词学会文艺“六进”志愿服务采风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开展文艺“六进”志愿者活动走进凤县和陕西省诗词学会长期以来给予宝鸡诗词学会大力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宝鸡和凤县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和宝鸡市诗词学会的创作活动作了介绍。

  商子秦常务副会长在发言中表示,灵官峡承载着宝成铁路乃至中国铁路修建史的缩影,景区悬崖峭壁上的《夜走灵官峡》大型文化浮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学创作者应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创作出时代作品。



  孟建国会长在讲话中首先对宝鸡文联许妍秘书长专程从宝鸡赶来参加座谈会表示敬意,对凤县文联提秀莲主席等人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凤县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这次陕西省诗词学会组织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赴凤县调研采风,一是追寻先辈足迹,学习老一辈铁路工人历经千辛万苦修筑宝成铁路的光辉历史,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二是领略秦岭的自然风光,感受人文魅力。三是学习凤县人民促进经济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精神。他强调,诗词等文学形式,有着鼓舞人心、启迪智慧、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广大诗人要把握时代脉搏,讴歌新时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采风队员张刚帮助老乡下车


  会上,张伯利副会长代表陕西省诗词学会向凤县文联赠送《陕西诗词》等书籍。余志海、张曼利、张刚、祝金刚、王琳娜、苏峰、王建设、杨世鹏等诗人书画家即兴挥毫泼墨,以诗书画传情,将对凤县的热爱之情凝于笔端,创作并赠送了多幅诗书画作品。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大家纷纷表示:深入到凤县、留坝采风交流,追寻红色文化足迹,不仅领略了秦岭深处最美县城的风采,感知了秦岭山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资源,更是对宝成铁路建设者的艰苦创业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深受鼓舞和感动,将以更加积极的创作态度,创作更多更好的诗词、书画展现凤县之美,展现秦岭之美,展现时代之美。


  (苗晓荣撰稿)

学会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316号省级机关干休所

邮编:100007邮箱:shanxishici@126.com联系电话:029-85246933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