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岳阳市诗词协会、岳阳市公路学会联合举行“诗咏开路先锋”集体采风活动。
市诗词协会会长王伊亮、市公路学会理事长刘勇强率领采风组二十余位诗人与学者走进疏港公路、虞公港码头、洞庭湖大桥,以诗词创作致敬交通战线“开路先锋”,见证岳阳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
首站疏港公路施工现场,宽阔平整的路面延伸向远方,桥梁、涵洞工程有序开展作业。项目负责人介绍,公路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港口输运效率。
湘阴虞公港码头内,起重机长臂起落、货轮穿梭江面,尽显现代化港口繁忙景象。作为湖南水运“一号工程”,其凭借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承载着岳阳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使命,建成后可通行5000吨级货轮,吞吐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诗人们深入港区参观,并在会议室聆听项目规划、建设进展汇报,全方位感受这座综合性港口的宏伟蓝图与发展活力。
最后参观洞庭湖大桥,众人先步入监控室,通过实时跳动的数据与全方位监控画面,领略大桥“智慧大脑”的科技魅力。先进传感技术对桥梁结构安全、交通流量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大桥运营筑牢安全防线。登上桥面,俯瞰浩渺洞庭,诗人们惊叹于桥梁工程的壮美与建造技术的精湛,热烈交流建设背后的艰辛与突破,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
王伊亮会长表示:“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血脉,为诗词创作提供丰沃土壤,我们要用作品讲好岳阳交通故事。”刘勇强理事长万分感慨:“这些工程是岳阳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期待诗词赋予其人文温度,彰显交通人的开拓精神。”
此次采风活动激发了诗人与学者的创作灵感,未来他们将以饱含深情的诗词作品,记录岳阳交通建设成就,传承开路先锋精神,为岳阳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赵宏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