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诗词学会开展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四季社区
发布时间:
阅读:次
9月23日下午,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培训中心主任郭健,陕西省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组宣部副主任、《陕西诗词》副主编苗晓荣,诵读工委朗诵部副部长于雷,办公室秘书杜秀一行四人,走进西安小寨路街道四季社区开展了以“‘长安三万里 山河诗四季’二十四节气之秋分”为主题的文艺“六进”志愿服务读书会活动。来自四季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吴红利、副主任许知青,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西安市慈善家传胃科志愿服务队以及四季社区读书会和居民等20余人参加。活动由四季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郑艳宜主持。
活动伊始,许知青首先介绍了秋分节气的物候特点、文化内涵,带领读书会成员诵读了与农事相关的经典谚语,为整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郭健在讲话中对读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学会愿为读书会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随后结合自己的职业工作,作了《古代秋分时校准度量衡的具体做法》的知识讲座,以专业的视角,讲述了秋分校准度量衡的做法,阐述了我国从西周的《礼记·月令》到秦代的“诏书标准器”,再到汉代的“汉承秦制”,逐步形成了“定期检校、标准统一”的制度传统。这种传统不仅保证古代度量衡的稳定性,也为后世的度量衡制度奠定基础。他讲到,古代秋分时校准度量衡,是科学、文化、政治的综合实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定标准、统秩序”,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这种“顺天道、正人道”的智慧,至今仍对现代计量体系(如“国际单位制”的定期校准)有借鉴意义。
“精美散文”分享环节,郑艳宜分享了散文《秋色赋》的作者、创作背景等内容,并组织全场人员依次诵读选段,共同沉浸于秋日的文学意境之中。
“传古诵今”环节,于雷、杜秀共同朗诵了五首与秋分相关的经典古诗词,并带领全场参与者一同诵读,通过声音传递节气文化的韵律之美。苗晓荣对每首秋分诗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赏析,从意象解读到情感把握,层层展开,并进一步阐释了秋分题材诗词的共性特征。
于雷还即兴朗诵了现代诗《秋天的雨》,并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对陕西省诗词学会基本情况、会员入会办法以及学会培训工作,受到大家的欢迎。
吴红利在总结发言中对陕西省诗词学会一行的志愿服务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社区的读书会、书法和体育活动等开展情况,期望未来能有更多优质志愿服务走进社区, 助力社区文化发展,共建美好生活。
与会者一致认为,用诗词润泽个体心灵,以文化赋能社区建设,是体现文化自信、续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篇章的生动实践。
(文字:苗晓荣 摄影:苗晓荣 四季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