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曲靖诗词》2025年8月
包其祥 行香子·宣威美奂公园 美奂公园,草绿花鲜。清清水,风起涟涟。喜凉亭外,谈笑声欢。有琴悠扬,歌嘹亮,舞翩跹。 长廊迤逦,山环水绕,树遮天,片片相连。红花掩映,座座青山。爱在诗中,在眼里,在心间。 李应华 观荷 挺起小蛮腰,红洇一镜绡。 盏擎青碧露,靥醉水波谣。 袅袅浣纱袂,亭亭绾玉髫。 风移千幅画,酣卧在云潮。 王友才 读史感怀 历史如铜镜,常观可净心。 欲知千古事,要问过来人。 李妍 夏雨 暑气蒸腾忽作兵,天河泻玉战旗铿。 千山雾锁蛟龙怒,九陌风驰骐骥争。 树影拂窗书案湿,茶烟透幕砚池清。 须臾云散骄阳出,大地犹闻杀伐声。 尹利 鹧鸪天·苞谷颂 五百年来做主粮,山区从此少饥荒。雄花瓣瓣职能重,红帽须须情义长。 先撒水,再分汤。蒸笼冒汽见金黄。漫言老米多滋味,岭上人家讲色香。 达谦 建水临安古城映像 茶寮陶色润,井肆市声平。 莫道沧桑远,清波濯月明。 刘宝生 伏天 轻弄陶壶煮日光,慢摇小扇喜风凉。 藏书翻破心无染,雅韵诗章茶自香。 朱龙英 钱王之乡 千年铸币辉煌史,北运南铜鼎盛连。 会泽地灵藏宝处,匠心技艺永流传。 晏争鸣 卜算子·立秋 露冷帝女花,霜染梧桐树。欲透层云向广寒,高处无温度。 窗外月如钩,檐角星犹故。莫问流年是几何,最爱同秋住。 王思联 题玉花楼 阁悬翘彩映朝暾,琢玉楣棂桂殿痕。 莫道云阶亭宇广,危檐独揽众芳魂。 肖良荣 夏日清晨入山闻见 淙淙传耳畔,溪隐九连环。 初日无私照,清风绿叶间。 马文俊 咏壮族文化 罗平聚会喜盈堂,骆越遗风闪耀光。 铜鼓笙歌招媚妹,绣球彩带赠情郎。 三生水畔楼如画,八桂筵前酒亦狂。 共饮珠江亲似故,同心咏唱颂家乡。 许官福 沁园春·秋序放歌 枫火燃穹,荻雪铺汀,雁字排空。看千峰流彩,云堆赤玉;一溪沉碧,波动青骢。松壑堆金,杏林坠日,泼翠流丹写未穷。回眸处,有烟腾苍岭,霞贯长虹。 秋光妙手天工,引杖履徜徉入画中。怅青铜鉴老,黄梁梦短;征鸿过也,野渡舟匆。且拾清霜,闲收冷馥,菊枕云袍学醉翁。凭栏久,对滔滔江水,酹月吟风。 孙美芬 西江月·抚仙湖赏孤山 湖面浮光跃彩,滩头染绛流丹。轻舟载起诗众仙,一睹孤山真面。 不羡瀛洲揽胜,偏钟幽岛鸣澜。渔歌欸乃水为弦,胜过天宫吹管。 王春亚 卜算子·建军节捡菌(通韵) 浓雾锁山峦,拄杖穿林隙。晨露湿鞋菌无踪,只见人足迹。 忽念绿军装,巡守寒边地。雨雪风霜卫九州,铁骨铮铮气。 赵永华 观飞塘瀑布 危崖悬练接苍溟,下坠澄塘作玉鸣。 万壑风云随涧落,千层雪浪逐波生。 晴光乱射珠玑碎,爽气徐来草木清。 到此尘襟皆可涤,恍疑身在赤松行。 张金贵 阅读《研读宣威》感而吟 休假探寻旧宛州,名贤胜景眼中收。 云骧翠岫千峰秀,水渌溪清万户幽。 细辨石碑沧迹字,遥闻松叶古今秋。 风骚历代凝香墨,更显繁华绣锦洲。 吕青黛 立秋有怀 风掠林梢暑气收,蝉声渐弱客初愁。 荷擎残盖承凉露,云卷疏天写淡秋。 案上诗书消永日,杯中茶茗涤烦忧。 休言节序催人老,且向枫红寄远眸。 石艳萍 蝶恋花·游大观楼 翠柳摇波频作巧,似戏新荷,暗里柔情绕。画阁摩云晴日好,温风律里鸳鸯老。 并蒂香浮烟水杳,醉眼迷离,误认蓬莱岛。恁样情深何缈缈,斜阳正满池边道。 李春燕 江城子·厦大感怀 十年夙愿入黉堂,浸书香,课匆忙。鹭岛栖身,孤影立寒窗。信步芳园寻旧梦,芙蓉水,映霓裳。 葱茏草木竞徜徉,碧波长,绿阴凉。且驻芳菲,滩畔卧红阳。谁解幽怀临碧海,看鹰起,对沧浪。 田志勇 英雄颂 东风浩荡壮河山,日寇猖狂祖辈艰。 且看龙腾兴盛世,神州处处是雄关。 陈庆魁 路边小蛇(新韵) 三尺小蛇行路边,围墙高耸势难攀。 只因选错投生地,今世无由见许仙。 钱光体 观火把节芙蓉寨斗牛有感 二牛抵角势张弓,青野俄生卷地风。 蹄裂草星飞电火,瞳燃赤焰映霞红。 本缘同气偏争力,未结深仇却竞雄。 血染黄沙谋霸业,千斤项上定勋功。 代晓春 尼珠河峡谷 四季风情秀,尼珠河谷深。 穿梭云贵脊,切割北山林。 高壁接苍宇,悬梯拔地心。 阳升波影秀,竹笛奏瑶音。 黎建德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 八年抗战国家伤,奋勇驱倭卧野岗。 热血英雄垂史册,民心向党创辉煌。 张文雏 夜半观月 入户清光引我观,半轮高挂沐心田。 倚栏独酌添雅韵,夜色逢秋情意绵。 尹碧静 浣溪沙·普者黑菜花箐夏末之晨 几树桃红染碧空,荷香弥漫水烟朦,廊桥石畔喜相逢。 绿嶂倒悬云影里,扁舟轻荡画图中。彝歌早唱韵无穷。 注:几树桃红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工造景 秋望 陈增年 民以食为天,相依万顷田。 初春寒气染,盛夏绿阴连。 梅雨浸身后,农忙在眼前。 汗流禾下土,谁不盼丰年。 编审:李妍
学会简介
更多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会员风采
更多
  • 李佳
  • 李妍
  • 尹碧静
  • 李爱
  • 马闻骏
  • 刘国俊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 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 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 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 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 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 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 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 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 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 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 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详情》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社团地址:曲靖市沾益区珠江源大道1347号2楼

邮编:100007邮箱:2315992383@qq.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