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 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3月11日上午,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市食为先大酒店隆重召开。80余名学会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安徽省太白诗词学会原名誉会长汪石满,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周祥飞等领导出席。 主 席 台 会 场 应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十大导师之一张存寿;《中华诗词》编辑部主任,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红叶》执行主编卢冷夫;中华诗词学会网络信息部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执行主编武立胜;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 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姚泉名等。 开幕式奏国歌 会议由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章玉政主持。 学会老会长何栋材委托副会长刘延年代读致辞。何老会长对五届理事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章国保同志担任会长8年以来团结带领学会一班人,为学会的发展全心全意,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殷殷嘱望道,希望学会新班子继续发扬太白楼诗词学会“忠诚、务实、团结、奉献”优良传统,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全心全意地为会员服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学会办得更好! 章国保会长代表学会五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学会副会长章玉政教授主持会议 章国保会长代表学会五届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章会长指出,8年来,学会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党的文艺工作“二为”方向,坚持“三贴近”,唱响时代主旋律,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与安徽大学、合肥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建党百年华诞、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活动原创诗词朗诵会。尤其是组织创作、编辑出版《诗赞安徽“中国好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学会还注重诗词文化普及与组织建设,建立了43个联络站,发展会员2300多人,与中华诗词学会、解放军红叶诗社和兄弟省市诗词学会建立正常有效业务联系,成为中华诗词学会的资深团体会员单位。选派会员代表出席全国第四、第五届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以“大美安徽——走进霍山”“致敬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脱贫攻坚,走进岳西”和华东莲花城等为主题的采风和原创抗疫诗词诗作品,分别被《安庆日报·岳西周刊》)、《社科界》《中华诗词通讯》《安徽日报》《江淮时报》《安徽老年报》《光明网》等报刊大篇幅或整版刊发。安徽图书馆、安徽省档案馆分别予以收藏。举行《诗赞安徽“中国好人”》诗集思想艺术研讨会,影响深远。学会所办《太白楼诗词》《太白微刊》特色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安徽省百优社会组织”“安徽省科普先进单位”。 章会长对学会新的领导班子也提出期望:一是继承传统,牢记根本,扛起责任;二是取得组织领导的重视,勇于担当,奋力作为;三是抓班子,带队伍,依章办会,民主办会,凝心聚力谋发展。 学会副秘书长、财务会计林善懿作财务报告;副会长刘延年同志作关于修改《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章程》的说明;副会长王春艳同志作六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建议名单的说明和六届常务理事、学会领导班子建议人选基本情况介绍;副秘书长魏金宝同志作选举监事说明及监事个人情况介绍。大会还听取并通过第六届理事、常务理事、学会领导班子成员选举办法。 代表们对五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通过了聘任名誉会长、顾问人员名单。经过选举,胡俊葆同志当选为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副会长刘延年代读老会长何老栋材致辞 副秘书长兼财务会计林善懿女士做财务工作报告 副会长王春艳介绍六届常务理事、学会领导班子人员基本情况 副秘书长魏金宝同志作选举监事说明及监事个人情况介绍 选举议程前,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存寿先生致贺词。他指出,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是中华诗词学会成立时主要发起单位之一,是中华诗词学会资深单位会员。近年来,学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章国保会长带领下,践行“忠诚、务实、团结、奉献”的良好会风,学习贯彻中华诗词学会制定的《“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在组织计划、人才建设、打造精品等方面,加大了落实力度,取得积极成效。他希望太白楼诗词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继续保持和发扬良好作风,按照周文彰会长“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投身中华诗词事业”的要求,团结带领广大会员诗友,服从、服务于中华诗词发展大局,为繁荣中华诗词事业,戮力同心,奋楫前行,创造新的辉煌。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存寿先生致贺词 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卢冷夫在致辞中指出,作为解放军红叶诗社的记者站单位,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为《红叶》诗刊提供了大量的军旅诗词佳作,红叶诗社繁荣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包括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在内的全国各级诗词组织的关心和帮助。卢社长期待,能与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一如既往地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为繁荣发展军旅诗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红叶》执行主编卢冷夫致贺词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姚泉名书记代表省外兄弟诗词组织致贺信。他指出,《太白楼诗词》会刊自创刊以来,连续出版发行68期,刊发诗词曲5万余首诗学论文260余篇共80多万字,为传承中华诗词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大美安徽作出了贡献,对太白楼诗词学会培养了一批享誉诗坛的优秀诗词作者,为人民群众留下了有真情、有温度、有品质的诗词作品。他期待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诗人、词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创作更多精美诗词佳作,纵情讴歌伟大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光添彩!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姚泉名书记向大会致贺信 安徽省诗词协会宋平副会长代表省内兄弟诗词组织致贺信。他指出,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贵会必将极大地繁荣我省诗坛,有力推动美好安徽建设,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诗词协会宋平副会长宣读贺信 选举议程完成后,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安徽省太白诗词学会原名誉会长汪石满发表了饱含深情的讲话。他对以章国保为会长的五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对学习传承中华诗词谈了自己的意见,鼓励学会多读、多记、多写,立足新时代,抒写大格局,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佳作。 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安徽省太白诗词学会原名誉会长汪石满讲话 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周祥飞代表主管单位省社科联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省太白楼诗词学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在诗词研究与创作上都取得了斐然成绩。近年来,章国保会长带领学会一班人,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依法办会,民主办会,展现出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省社科界品牌学会。最后,他就如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更高水平推动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办会方向不动摇;二是准确把握诗词研究与创作的导向,推出更多的精品佳作;三是全面加强学会组织管理,促进学会的创新发展。 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周祥飞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中华诗词学会网络信息部副主任武立胜先生作为新当选副会长代表致辞。他指出,安徽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是安徽省诗词组织的骨干团体,是安徽省诗词传承发展的支柱力量,有幸成为太白楼诗词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是太白楼诗词学会领导和全体会员对我的信任。他表示,一定勤奋学习、积极创作,写出不负 “太白楼品牌”的作品;一定倾心竭力、努力工作,为太白楼诗词学会的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中华诗词学会网络信息部副主任武立胜发言 新当选会长胡俊葆发表当选感言。他说,太白楼诗词学会能有今天这样的坚实基础、这样的骄人成绩和大好局面,离不开学会历届领导和吟长、吟友的努力奋斗,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关爱扶持。他表示,今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定 “在其位,谋其政”,为弘扬中国传统国学瑰宝——诗词,讴歌新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当选会长胡俊葆发表感言 会议还向“优秀太白楼诗人”(王春艳、陈兰香、郭元勋、周宗雄)、“先进太白楼诗词学会联络站”(黄山市 滁州市 蚌埠市 铜陵市)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优秀太白楼诗人”周宗雄 郭元勋 王春艳 陈兰香 被评为“先进太白楼诗词学会联络站”(黄山市 滁州市 蚌埠市 铜陵市) 全体参加人员大合影
学会简介
更多
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简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诗词组织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兴起。1983年12月,我省的丁继哲、朱世英等诗家,在参加江南诗词学会成立大会后起草的情况汇报中,将成立我省诗词学会的请示上报省委。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省委原书记黄璜亲自批示,经省社会组织管理机关审核批准,1984年10月11日,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率先在马鞍山市采石矶青莲祠宣告成立。安徽大学教授冒效鲁任会长;赵朴初、张恺帆、宛敏灏、张涤华等被聘任为名誉会长。被定名为“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是因为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一代诗风,仅在安徽就写下了《赠汪伦》等200多首诗章,成为千古诗学楷模。为“继承发扬太白诗风”,为民放歌,为时而作,成为时代新声。 经过几代太白楼诗人努力,到2020年底学会注册会员已增至2300余名,有70多位诗友出版了诗集,30多位诗人获得全国诗赛大奖。举办了包括2021年5月与合肥科技职业学院联办的建党百年华诞诗诵会等在内的80多场次活动。组织创作、编辑、出版了《诗赞安徽"中国好人”》被安徽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中央文史馆收藏。《太白楼诗词三十年》。学会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会刊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内部资料出版物”。“忠诚、务实、团结、奉献”蔚成风气。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为学会题词:“诗言志,志在千里,大鹏展翅飞寰宇;词达意,意高九天,巨龙腾空舞乾坤。”
诗词速递
更多
  • [毛成友] 游孔庙
    2023年05月22日
  • [毛成友] 游扬州瘦西湖
    2023年05月22日
  • [王春艳] 赠安农大钱浚教授
    2023年05月22日
  • [嘉男居士] 访明褔百岁家园
    2023年05月22日
  • [嘉男居士] 春游栖霞山
    2023年05月22日
  • [王族昆] 七律一组
    2023年05月22日
  • [王族昆] 鹧鸪天·原韵奉和刘良玉会长《读惜字亭诗刊寄族昆君》
    2023年05月22日
  • [王族昆] 荣任2018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岳西方言口头文化“发音人,音像录制一次性过关,专家组戏送“王一条”“一条过”雅号
    2023年05月22日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胡俊葆
  • 嘉男居士
  • 邬云
  • 司有来
  • 章晓今
  • 王春艳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检索工具
  • 中华通韵
  • 中华新韵
  • 平水韵
  • 词林正韵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林英 我叫林英,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是鼎城区江南中学的退休教师。父亲林世琨生于1921年,卒于2021年,百岁人生坎坷而荣光,他仁德为怀,诗书传家,点点滴滴,至今犹在眼前。 父亲生前是中学教师、中共党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早期会员、重点作者,也是《朗州诗艺》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饱读四书五经,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知义明理,与人为善,宽厚仁爱,实诚至真。在中学时期,他就向报社投稿,仗义执言,为民呐喊。21岁走上教育战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年至87岁,才走下老年大学的讲台结束教书生涯。 父亲退休后以创办诗社、写诗编诗为主,其创作的1000多首诗词散见于国内各地诗词刊物之中,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为常德的诗教贡献了力量。 父亲曾多次参加市、区级和全国性的诗词集会、学术研讨,2000年父亲年已80岁,仍不辞辛劳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2007年,父亲怀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和景仰,还前往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游览采风,《瞻仰武侯祠》就是他归来后的作品。 父亲在青年时期命运跌宕、磨难重重,错过了入党佳期,后在80高龄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个人心愿。2016年5月,鼎城电视台举行“忆党史感党恩”演讲比赛,区委参赛选手逄晓博的演讲《跨越半个世纪的三次申请入党》,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父亲入党的艰辛历程,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10月,父亲在百岁生日之际,题了一首《迎接百岁》自勉。其诗云:“回首沧桑日月长,饱经风雨又冰霜。八旬讲课不言苦,九秩出书未诉忙。论说万言惭卓见,诗歌千首愧华章。春秋佳日登高唱,年寿频加喜洋洋。” 父亲一生喜欢买书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是父亲购买的。早些年,父亲工资低,只好节衣缩食买书藏书,如《李白诗歌全集》《杜甫诗集》《中华对联》《古文观止》等等,这些古文经典著作,父亲都精读细品,书里都有他的亲笔批注释义。每当我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珍贵笔迹时,就会双眼模糊,父亲教育我的往事历历在目。“十载功夫终破壁,一生刚劲必拿云”不愧为父亲读书生涯的真实记录。 我和儿子、侄女侄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陶,父亲叫我们几代人读《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古文观止》等,这些书籍现在还存放在我的书柜里。记得我工作之初的几年,每当寒暑假或周末回家,父亲就把家里红木方桌放在禾场花间树下,给我讲解、教我朗读。父亲还教育我说:“读书如汇川入海、积土成山,日积月累才会成功。”书卷多情似故人,诗词寄梦总相亲。那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李白、杜甫、徐霞客那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写下千年诗篇流传于世! 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我对诗词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我开通网络博客进行写作,2009年申请加入了鼎城诗艺社,2015年加入了常德市诗词学会,同年加入了湖南省诗词学会,2021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2021年上半年,我那百岁的父亲走了,我无法抹去有关父亲的记忆,以泪洗面,悲从心生。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脑海闪现,父亲的谆谆教诲时刻在我耳边回响,父亲铁肩担道义、皓首著文章的人生态度鞭策着我,父亲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的为学精神激励着我。我不会忘记父亲的忠告,继续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去发掘,在千年诗词的海洋里去求索,让自己的人生饱含诗香韵味,让未来生活更加诗情画意。 这些年,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诗协活动:2010年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2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7年参加了《走向》首发仪式,2018年参加了三八书香颁奖典礼,2019年参加市巾帼诗社旅行采风活动,结识了全国各地文朋诗友,增长了见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继承传播,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查看详情》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 守得家园方寸土(作者:王琼)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诗词到永远
    2021年11月10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学会地址:合肥市马鞍山路和地广场1407室

邮编:100007邮箱:ahtblscxh@163.com联系电话:0551-65576094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