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贺云南省诗词学会女子诗词部成立周年专辑
马昆华 女子部成立周年,特邀马仲伟先生开坛论诗并点评女诗人新作,众情欣然,获益殊多,为一律以记之 方过晴冬大雪辰,延师聚友把诗论。 幸于云隙窥龙影,肯向天边逐马尘。 梁苑文华夸富丽,谢庭风韵斗清新。 从头检点群芳谱,紫紫红红绝胜春。 祝贺云南省诗词学会女子诗词部 成立一周年 赵嘉鸿 相聚晴明日,欣然共论诗。 不知冬已至,忘我入遐思。 窦华 展开七彩云千里, 题破九重诗万篇。 何忠 云英结社雪晴季,声韵铿锵著领巾。 最是女才辞赋妙,诗山览尽眼前春。 姚文亮 浪淘沙令 云岭聚群鸥。展翅神州。你追我赶赛风流。律韵诗词精巧悟,妙语笺收。 放眼海天游。大展鸿猷。篇章锦绣载今秋。洒爽英姿人赞美,又上层楼。 严蓉 滇中女史有高才,丽句清词信手来。 去岁初成海棠社,今朝名动运都台。 新声古调藏真谛,老凤雏凰著雅裁。 艺苑嘤鸣扬国粹,诗花一路应时开。 注:2024年8月2日,中华诗词学会女工委在江苏淮安举办“巾帼诗心 运都盛会·女子诗词精品创作年启动仪式暨创作交流活动”。活动中,云南省诗词学会女子诗词部荣获全国首批"新星奖"。 刘纯羿 西江月 喜结海棠诗社,情牵一众裙钗。唐风宋韵润灵台,笔底匀红抹黛。 次第庙堂争秀,几番吟苑梅开。铜琶红牙且舒怀。冉冉新星破霭。 冯丽萍 满庭芳 云岭苍茫,滇池浩渺,扫眉相聚兰堂。满庭芳馥,同祝好时光。香墨云天飞舞,情切切、韵绕长廊。看群蕊,风华犹在,尽数展芬芳。 遥思唐宋调、东坡赤壁,韵律铿锵。愿吾辈,尽抒胸臆无量。诗海行舟共渡,千帆起、破浪新航。心相印,并肩携手,岁岁谱华章。 李妍 滇女有高贤,须眉可比肩。 乘云嗟契阔,弄笛颂婵娟。 自使文光射,能将雅韵传。 诗吟今古事,再续易安篇。 注:契阔取本义勤苦,婵娟指美好。 李琼仙 画堂春(通韵) 滇国红粉韵坛集。兰心蕙质春泥。老竹新筍植新栖。蓬勃生机。 诗韵词格精进。百花争艳文奇。凌风展翅大鹏嬉。一路旌旗。 郭素芳 浪淘沙令 古韵意悠悠,尽醉心眸。芳菲相伴谱春秋。一片真情温未减,畅诉情柔。 诗社展鸿猷,无限风流。锦心绣口尽情讴。云岭佳人才气在,誉满神州。 李玥蓉 又是一年新气象,喜闻诗苑战旗飘。 裙钗妙笔韵飞洒,云岭诗坛多女豪。 尹凤春 斗转星移这一年,雅坛才女激情燃。 风华无限诗花放,硕果盈枝誉满天。 杨秀丽 七彩云间聚女贤,弘扬正气谱新篇。 种云耕月豪锋舞,喜庆周年锦绣添。 张丽华 忆王孙 众人欢庆一周年,美句佳言立意全,出彩诗章不尽篇,赞声喧,女子吟坛言秀妍。 王惠邦(通韵) 谁说女子不如男,饮酒对诗豪气添。 妙笔生花书壮志,周年硕果耀国刊。 陈昌玉 总将一载勤劳苦; 换得满园艳丽春。 李琼华 多姿艺苑百花妍,才女风骚誉满天。 文蕴春光催雅意,墨含香气溢新笺。 寻珠常读古今史,探玉时观李杜篇。 山水入诗心上韵,金声又振彩云滇。 汤爱萍 扫眉才子著华章,滇水云山景物长。 齐贺周年同展望,层楼再上美名扬。 孙美芬 迎冬结社一周年,才女纷纷赋妙篇。 携手文坛同种树,诗花开到白云边。 王琨 滇海高吟浪扑襟,瑶花朵朵奏南音。 燃情雅韵辉天地,逐梦诗途访古今。 岭合红妆千载秀,春流彩笔四时深。 三迤咏絮长歌放,好句由来出慧心。 王菊仙 交年换岁新,逐梦韵芳春。 才女多奇志,文坛流馥芬。 王春亚 冬月严飙吹面凉,正值年庆暖心房。 唐风宋雨缤纷苑,滇女辛勤著锦章。 尹碧静 一载新园耀眼红,诗花朵朵秀其中。 染来官渡翠湖韵,引得滇池洱海风。 大树枝枝书澹荡,小苗棵棵展青葱。 彩云自古飘三迤,更著清芬律句丰。 王琳 三迤女史结新社,宋韵唐风古意填。 泼墨滇池题夕照,催诗汉苑谱奇篇。 芙蓉入句芬芳景,柳絮盈窗缥缈烟。 朵朵金花绽南诏,一腔豪气上云天。 瞿树芝 吟坛处处放春光,学海乘舟万里航。 古调新声随意就,尽将好梦入诗章。 李正绯 坤灵毓秀筑兰堂,周岁群芳斐熠彰。 才诵清竹风雅韵,又吟香雪锦华章。 西山撒律芸诗果,耳海扬声奏赋行。 展望滇疆文墨景,静期南岭凤翱翔。 注:香雪,梅花的雅称之一 李惠明 须眉不让女何贤,素手雅裁长短篇。 笔底生花传古韵,芳菲艳丽醉流年。 王伟 众卉群芳绽一园,吟诗作对展心田。 佳联秀句传千古,笔墨生香赋锦篇。 石艳萍 滇池水畔咏诗章,云岭花开映日芳。 一载风华初绽放,千般逸兴正高昂。 柔毫常纵疏狂句,雅韵频传锦绣乡。 合力同心追绮梦,扬帆直向海天航。 吕青黛 西江月 已揽滇池月影,更添云岭花香。蛮笺锦字韵悠长,未启朱唇醉漾。 洱海波心染翰,玉龙雪顶留芳。偕行共进抒华章,共绘诗坛雅况。 何彩菊 扫眉才子会群英,斗艳争芳意纵横。 音韵合谐讴盛世,文章锦绣颂升平。 春光万里出胸臆,纤笔一支写景明。 满腹经纶人秀俊,狂歌豪饮庆安宁。 钱如美 山川秀美彩云南,雅韵巾帼靓社坛。 一度冰霜明月鉴,人生百味谱新篇。 柳双梅 临江仙 自古文坛多女子,何言史册无闻。唐风宋韵有佳人。绿枝不独秀,春色要平分。 一岁芬芳初绽放,滇南花月生温。素笺小字话痴嗔。豪吟已似醉,婉约更销魂。 夏冰 一度风华日月长,群芳园里换新妆。 高朋相聚倾情诉,好友归来挥笔忙。 入梦长留春烂漫,躬耕不辍意铿锵。 浅吟低唱女儿态,谨守初心志气昂。 杨红 云南水土神天赐,草木葳蕤万物灵。 锦绣山河中外羡,楹联诗赋古今兴。 巾帼不落须眉后,艺苑争相绽妙英。 喜看骚坛花烂漫,更期来日果盈盈。 陈若娅 去岁浮鸥返篆塘,甲辰三迤好风光。 艳阳高照白云起,香草频生紫气扬。 女子吟诗传爱恨,衩裙意蕴绽晴芳。 欢邀众友周年庆,七彩青春七彩祥。 李丽 碧水涟漪映碧空,枫林绽放赛花红。 诗词有女更精彩,结社周年意更浓。 梁晗曦 彩云南现境无涯,着意奚囊贮绮霞。 大雪围炉时正好,小诗佐酒兴犹加。 持身每与冰同洁,奉职浑如璧不瑕。 经得几番寒彻骨,来春满树发新芽。 萧道辉 一载倾心付热肠,枝繁叶茂竞芬芳。 如花才女千般秀,雅韵新声誉远扬。 邱怀珠 滇海扬波鸥鸟翩,群芳争艳庆周年。 唐风宋韵诗思涌,文采焕然歌大千。 段策宏 枫叶霜花又暮秋,拈来一片写清幽。 绿肥红瘦悠悠口,师古红装添韵稠。 奚国萍 一个春秋弹指过,万千吟稿筑诗台。 潜修格律研唐宋,歌诵神州聚学才。 腹内存书风韵美,眼中有景笔花开。 滇南女子高心境,文化传承名气来。 刘诗怡 满庭芳 滇海吟旌,周年嘉诞,恰如琼蕊初芳。春秋轮遍,诸彦聚华堂。诗赋联词并汇,歌雅意、意蕴洋洋。山河秀,清辞丽句,诵古意幽长。 安然逢岁月,流年无恙,文运恒昌。倩椽笔,绘描盛景华章。更待他时韵满,瞻前路、再谱荣光。期同处,韵途驰骋,同醉墨花香。 欧阳仲媛 七彩烟霞绕翠微,三千粉黛映春晖。 才如班女掀诗浪,情似文君启画扉。 据典引经追日魄,吟歌诵赋步婵辉。 同欣岁庆笙箫起,共醉华筵乘梦飞。 注:“班女”指班昭;“文君”指卓文君。 吕琴 赋韵题诗翰墨香,抚琴清唱曲悠扬。 彩云才女喜相聚,祥瑞欢歌同举觞。 张月华 满目凝云藏往事,回眸春夏梦三千。 笔端流淌无穷韵,月下飞扬奇妙篇。 花畔留连添酒盏,案头挥洒落诗笺。 秋行山谷风霜至,相贺倾杯敬一年。 杨万红 好风得借沐朝阳,笔底生花不逊郎。 且学易安知女史,亦从道韫著文章。 诗词一载冰心志,师友几多兰味香。 结社无关名利事,同歌明月寄柔肠。 姜荣 巾帼英才誉九州,诗情画意见清修。 无声好雨新禾润,一抹金黄不负秋。 邓宇翔 折桂令 望滇池、浪旷长穹。美卧西山,霞映鸥翀。道寓衷情,期年此庆,嘉客玲珑。 大观处、春城逸梦。仰滇中,正脉文风。弥雅时空。今古诗心,且共从容。 刘桂华 仙吕·寄生草 歌儿真溜,曲儿更牛。但听滇女诗词秀,犹闻云岭香盈袖,更兼立社一年又。金声玉润步前贤,云章叠翠冬时候。 编辑:李妍
学会简介
更多
云南省诗词学会简介 云南省诗词学会成立于1989年8月,主管单位为云南省文联。张文勋教授、赵浩如教授、朱籍先生先后任会长。现任会长赵嘉鸿博士。办公地点在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94号民主党派大楼431室。 学会办有会刊《云南诗词》季刊,到2023年9月已出版至154期。近年来公开出版有《云南诗词》(丛书十集)《中华诗词文库·云南诗词卷》《“行走云南 我为滇狂”诗词集》《云南历代女子诗词选》《铿锵护净土》《云南近现代诗词选》等诗词集,参与编辑出版《血沃南疆——云南人民抗战诗词选》《颂五华诗词书法美术作品集》等。 云南省诗词学会积极推进创建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截止2021年6月,已有玉溪市通海县、红塔区、江川区,昭通市镇雄县,曲靖市师宗县荣获“中华诗词之乡(县)”称号,玉溪市荣获“中华诗词之市”称号。 获评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的有: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第一中学、玉溪第一中学、江川区第二中学、红塔区莲池小学、玉溪红塔集团、聂耳文化广场、玉溪市红塔铝型材厂、高仓上牟溪冲、红塔区九龙池公园、江川区文化馆、江川区大街街道上营社区、界鱼石公园、三道菜饭店、师宗县教育局、师宗县丹凤小学。 另有曲靖市师宗县,玉溪市江川区、澄江市、华宁县、峨山县、易门县、元江县、新平县,获得省级“中华诗词之乡”称号。个旧哨冲村获云南省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传统诗词示范村”称号。 云南省诗词学会 地 址: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431室 季刊投稿:yhici@163.com 电 话:0871-6515 5112 云南省诗词学会诗词网站 负责人:马昆华 管理员:黄良全、郭 力、李如珍、李 妍 邮 箱:760556839@qq.com (仅用于中华诗词网站注册登记用,无接受来稿等其他功能)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赵嘉鸿
  • 石鹏飞
  • 周崇文
  • 孔祥庚
  • 窦华
  • 郑祖荣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 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 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 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 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 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 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 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 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 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 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 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详情》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学会地址: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431室

邮编:100007邮箱:ynshici@163.com联系电话:0871-65155112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