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甘肃省诗词学会陇西古莱坞女娲湖采风作品
癸卯春末,最美人间四月天,《甘肃诗词》及微刊的编辑们,再次邂逅故郡陇西。 2021年4月,甘肃省诗词学会陇西古莱坞创作基地挂牌成立,自兹优秀传统诗词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扎根于于渭河之滨,绽放出璀璨的人文光华。今年4月15日,诗刊编辑们穿过渭水风情街,泛舟于碧波粼粼的娲湖上,感叹女娲石的神奇。拨开历史的烟云,跨越数千年,走近滔滔渭水,抚摸着神影清晰可见的巨石,仿佛听见了天崩地裂、洪水的咆哮、野兽的狂啸和渭水的低吟,奇石的纹络里,演绎着无穷的先贤故事...... 陇西淳朴的山水风情,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 本期辑载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小序 成文生 闰月廿五古莱坞伯阳门上 登临望故国,物序正纷繁。 渭水东嚣去,羲阳西又暄。 漫云沧海路,徐步紫清园。 春色行将暮,勿惊花鸟言。 咏女娲湖 光匀草际泛青波,曲岸新栽细柳梭。 映水浮云霄汉远,潜龙吹浪惠风和。 仙游药埠争筹画,兴逸蓬壶齐放歌。 饮罢月华归逆旅,屏留一幕演裙罗。 何义忠 仲春渭水滨 一望大河湾,疑如图画间。 云垂楼阁耸,风带鸟声关。 听到何曾远,看过不忍刪。 杏花香引路,处处是春颜。 题陇西女娲石 风雨消磨遇水澴,从容阅世有无间。 江河纹理乾坤静,日月精神砥砺还。 一脉瓞绵争烂漫,千年梦逐破迷关。 飞霞五彩祥光佑,始母先灵不忍删。 陇西古莱坞女娲湖怀古 大河湾处好风裁,圣水茫茫接九垓。 抟土造人尘壒远,补天练石混元开。 龙蛇擒杀洪灾灭,笙瑟吹弹营福来。 功德娲皇千载颂,几多故事绕湖台。 陇西途中 清明过后柳初芽,四月莲峰美意奢。 烟舍两行栽玉草,虹桥一路绕云霞。 诗吟景物三春好,果结丰枝四季嘉。 心意拳拳寻旧友,渭河岸上品新茶。 甘肃诗词陇西编审会 渭水源头百鸟喧,春风有约续前缘。 唤醒沉睡雷千里,助涨江河雨一鞭。 笔下催开花满地,诗成惊起梦中天。 陇原把酒和声唱,异彩纷呈向外传。 何光第 陇西古莱坞景区惊现女娲石观之甚感奇绝 钟鼓鸣千载,平湖起一经。 女娲传故里,炼石补天庭。 化物当无际,造人应有灵。 洪荒龙凤舞,盛世显仪形。 咏陇西古莱坞女娲湖 古坞平湖漾,初临春日长。 风吹波浪涌,船动水声扬。 联赋随才子,诗歌咏陇乡。 惊闻奇石现,天意肇娲皇。 重游陇西渭水风情街 城起红山下,楼依渭水筹。 长街存古意,曲径泛溪流。 商埠须晴日,诗文接斗牛。 相携风雅里,寻梦画中游。 登陇西古莱坞紫云阁 高阁势崔巍,初登春日晞。 山随芳草绿,楼绕紫云飞。 西出阳关迥,南来鸿雁归。 游人皆可驻,更望晚霞晖。 幸随省诗词学会赴陇西采风归来有记 长望归根地,今随同道人。 采风吟盛事,写意赋华春。 醉舞娲湖夜,行歌渭水滨。 穷愁无秀句,回首问迷津。 画堂春·赠陇西华盛集团柴彦章先生 重逢古郡尽开颜,春光满苑争妍。汉唐街舞盛华年,高义太清传。 游乐影城独上,女娲惊现湖天。育人造物创新篇,渭水陇山前。 朱殿臣 咏陇西古莱坞女娲湖景区 梦里千寻天府宫,眼前一派汉唐风。 琼楼玉宇腾云起,金阙瑶台映日红。 碧水溪花波隐隐,长堤岸柳绿葱葱。 娘娘补漏飞升地,自有源缘在石中。 杨克勤 女娲石 洪荒存亿载,奇石赋形真。 稀见心随手,惊呼宇落尘。 补天宁永世,颁律惠生民。 时梦清流际,风和万古春。 折桂令·长嘴壶茶艺 这茶壶一把随瞧,铜质精纯,绸带轻飘。戏水蛟龙,穿云彩凤,上树灵猫。长嘴儿里飞出了白道,满桌儿上乍起了眉梢。你动了心潮,没溅一滴,不差分毫。 夜游宫·太清溪 一脉春流韵满,带轻语、惬行芳苑。小驻犹闻意婉转。向楼头,月光盈,风色软。 似晤神医面,药香逸、石中方显。本草拈来映水畔。恤苍生,任留存,频顾念。 沁园春·女娲湖 玉镜涵空,日映鳞波,影移画廊。恰柔风绕野,柳摇韵律;拱桥浮月,洞引苍茫。凤舞瑶台,龙吟大泽,借得云霓饰锦章。临蓬阙,溯神娲笑语,悦耳笙簧。 谐游若启晴窗。信共济、千帆谋远航。任轻挥桂棹,馀情似醉;遥观津岸,佳兴如狂。渭水行歌,天池入梦,更有眉间录海桑。山崖处,正林荫绾带,花蕊凝香。 董瑞霞 西江月·陇西道中 沟壑放飞思绪,晓辉浮动晴澜。半坡垂柳几成弦。初醒篱墙犹见。 懒树鸟鸣虚晃,农家谁煮炊烟。听随洮水绕河弯。厚泽狄州两岸。 清平乐·女娲湖春景 东风涵碧,渭水柔情漫。嫩草长堤无声蔓,绿向娲湖两岸。 弱柳娉步摇栏,棹迎雅客循缘。奇石高台静立,洪荒谁可齐天。 巫山一段云·女娲石 本是擎天石,功成落渭源。塑泥神影隐河湾,携手几苍烟。 一夕花容现,争相结善缘。洪荒之力岂能攀,身正两不弯。 巫山一段云.三访陇西 四月花眸近,香开两岸明。渭河春末又新晴。曲水几回凌。 酒幌飘云阁,唐街约古灯。娲皇塑影石中盈,听取故园声。 满庭芳.陇西女娲湖 津岸推波,烟舟摇碧,小桥横过游廊。风揉新柳,亭阁饰云裳。紫燕盘桓故地,借花絮、轻舞霓裳。洒琼玉,倩姿百态,惬意画中妨。 周山掀旧事,吟歌渭水,袖里奇光。恰天崩,平洪炼石擎苍。羽化星辰万物,民安处、远播淳良。娲湖在,清澜润月,千载说洪荒。 注:辛弃疾词云:“袖里珍奇光五彩,他年可补天西北。” 王小燕 陇西采风道中 二月春光好,轻车逸兴飞。 文峰亲在望,故地久睽违。 夹道垂杨直,山花嫩手挥。 人行图画里,应是不虚归。 三载蜗居类闭关,春风邀我看湖山。 花花草草多明媚,犹似东君开美颜。 题女娲石 寂寂深埋亿万年,依然炼石补苍天。 浮图跌宕海桑刻,轮廓分明神话传。 日月升沉当定律,善行回馈必因缘。 此中自是蕴禅意,默佑黎民福运绵。 女娲湖 谁引瑶池到郭边,一湖开镜卧平川。 青波荡漾画桥立,绿柳缠绵紫燕穿。 几处春花宣烂漫,半空衣袂舞蹁跹。 黄昏更是华灯璨,如入蓬莱飘欲仙。 任世杰 咏紫云阁并和众诗友 紫气绕宏阁,虹凝七色光。 朝云飞画栋,暮霭映雕梁。 近水山花艳,向阳林木苍。 高朋美辞在,不佞愧江郎。 陇西古莱坞景区惊现女娲石依韵和光第学兄诗 传说数千载,方今何现形。 真身隐湖水,神影出沙汀。 炼石补苍昊,抟人生性灵。 古城增异景,奇事正堪听。 杨树林 登古莱坞紫云阁 一石擎丹阁,群仙入翠微。 湖平碧波漾,宇阔紫云飞。 北斗萦龙气,南薰集凤闱。 娲皇此间降,赤子甚时归。 伫望女娲湖 娲皇补天落,一石见瑰奇。 辉映桃花艳,仰望骚客痴。 祥云隐琼阁,绮韵化澄池。 龙凤腾河汉,诗思陇上驰。 注:龙凤,湖之北麓为龙凤山。 太清溪夜色 摇落天河万点星,碧波潋滟月光盈。 仙姑隐约画桥过,袅袅幽芬化太清。 张福宏 拜谒女娲石 衢路香车渭水流,诗家祈玉共登楼。 往来息息星云隐,含吐茫茫日月游。 龙凤通灵藏太古,娲皇幻化纪春秋。 补天遗梦今朝现,自带神光耀九州。 姚 越 女娲石 一部洪荒史,为言信足珍。 烟容幽隐见,皆是有缘人。 【双调·水仙子】女娲湖 娲湖新涨水涟漪,堤岸梅开乳燕飞,北山伫望饶苍翠。朋俦相倚偎,兰舟春渡云回。众生相,风雅仪,心旷神怡。 刘向京 陇西初会杨树林吟长 文字经年入眼频,陇西有幸识天真。 诗田种下连城璧,笑语飞来满座春。 合与诚斋为后嗣,浑疑弥勒是前身。 尤期羲里重相见,共醉花亭耤水滨。 游陇西古莱坞女娲湖景区感赋 未遇机缘出世前,深埋地下数千年。 谁言精卫曾填海,石负神图记补天。 画舸悠悠翻碧浪,春山点点隐苍烟。 悬知古郡多灵瑞,好趁东风更着鞭。 采风归秦留赠柴总 初到陇西方洗尘,何期杯酒识高亲。 殷勤两日陪游赏,吟客争夸贤主人。 翟思荣 陇西古莱坞景区闻睹女娲石有吟 山麓长街映渭河,缘谁得石起新歌。 三瓢洗净红尘土,一眼看清白玉娥。 袖舞风云星月见,泥生男女趣情和。 皆言盛世呈祥瑞,莱坞门前访客多。 刘文珂 初识杨克勤、任世杰等诸君吟 结君临古坞,倍感热情周。 细赏性淳朴,闲观面近秋。 书山曾过雁,魅力尽而收。 月夕辞归客,何能忘莅修。 女娲湖 不负今生渭水来,樱桃粉蕊露香腮。 芳魂丽魄邀清友,攒翠凝香玉绽开。 夜游女娲湖 女娲湖北夜邀游,望断长桥墨迹留。 古往原知天地际,今朝若似水云洲。 古莱坞索道 举步欣游钩索途,笑盈轻态女娲湖。 莫言暮岁人情老,惬意时光知有无。 游古莱坞 是谁造就古莱坞,亦可功成百世酬。 惊梦红尘辞赋醉,佳联绝句永存留。 古莱坞见闻 老柳新枝春意筹,杏花偷笑舞风流。 古城难得芬芳处,燕子归来觅旧楼。 米嘉迎 陪省诗词学会一行古莱坞基地采风 渭滨春意闹,古坞贵宾来。 柳惹诗家梦,桃妆靓女腮。 奇思随意捡,好句任心裁。 陇坂勤酬唱,绵延画境开。 夜游太清溪 蛙声数点渐无尘,欲效濯缨方问津。 云外借来冰洁月,凌空漫洒一溪银。 何 强 古莱坞女娲湖 偎依龙凤山,横卧碧波间。 光耀紫云阁,舟行渭水湾。 南薰丝柳袅,北岸野凫闲。 桨影平湖荡,粼粼映笑颜。 西江月·重游古莱坞 数里青峦漫漫,半湾碧水涟涟。湖光柳影共缠绵,总有伊人为伴。 一棹轻舟穿雾,几桥玉女凭阑。画图如梦醉云烟,恰是月儿落款。 李世杰 夜游女娲湖 古城嘉景叹奇殊,灵石显身荣碧湖。 幻境彩虹浮倒影,兰舟击水戏游凫。 咏紫云阁 琼阁凌云俯渭城,霞光映照紫烟生。 翻飞沙燕迎銮驾,队列瑶台奏鼓筝。 风入松·游古莱坞 诗坛际会聚群贤,漫步湖边。秦淮美景嗟惊艳,太清流、沿泛花船。心与清波荡漾,嘉宾一路欢颜。 登临琼阁赖依栏,纵目回观。群楼高耸摩云朵,寄情处、天上人间。诗友开怀同醉,赏春约定来年。 张万银 太清溪夜色 溪水叮咚鸣玉珂,霓虹五彩奏弦歌。 恍如富贵江南地,鱼贯花神仙子多。 芳草渡·女娲湖 风儿细,柳儿依。桃花媚,草芽肥。春风里坐正相宜。湖面皱,船桨动,彩舟移。 蒹葭举,凫鸭阻。渺渺清辉共汝。烟波里,约佳期。斜阳去,留恋伫,水之湄。 张晓东 女娲石 补天同日月,落地共山河。 本是人根祖,生灵更放歌。 女娲湖 一湖春映柳,三月杏飘香。 波荡伊人语,云归靓影长。 王 琼 女娲湖之咏 华光冉冉渭河川,天上人间一水连。 飞瀑洪荒龙与凤,神来之石续前缘。 江城子·风起陇西 秦唐历史话陇西。鼓楼威。李祠熙。厚重人文,承载几多痴。风至渭河兴古郡,迎远客,举新旗。 小桥流水太清溪。蝶儿飞。采薇归。圣地石磐,神女赋青诗。三孔桥边明月夜,歌声起,柳依依。 最高楼·春至紫云阁 东风早,桃李几枝繁。喜鹊两声喧。谁家亭院春声闹,回眸春浦鲤鱼欢。水盈盈,情脉脉,紫云间。 有吟客,一些儿仰慕。了心愿,乘时儿赶赴。登仙阁,议诗联。谈今论古频添笑, 意前笔后欲抛砖。且由他,思绪外,五千言。 陈耀尊 重游陇西古莱坞 太清溪水散青岚,仙子乘舟玉笛谙。 洛浦风荷今又绽,堪为陇上小江南。 陪省诗词学会编辑工作会议参会者游陇西女娲湖 娲湖游艇荡清波,隔岸桃花红满坡。 邀得诗家来赏咏,道今论古笑声多。 陈富裕 女娲湖 袅袅烟云咉早霞,一湾碧水灿奇葩。 倚天龙凤隐文塔,湖咏轻舟赏石娲。 张发财 古莱坞景区太清溪 巍巍山下太清溪,溪澈波清映柳堤。 堤岸幽奇游客动,动听莺语陇西啼。 甘肃省诗词学会陇西古莱坞女娲湖采风楹联作品集 何光第 题娲皇宫 一石齐天,纵立陇山萦紫气; 八荒辟地,横流渭水漾清声。 成文生 撰紫云阁联 八荒弥览,分明秦陇苍颜改; 一水经流,演绎春秋凤阁旋。 撰女娲石联 思往圣,混元初,极陷神州裂; 祭苍龙,玄石合,鳌擎天地存。 何义忠 古莱坞紫云阁 百二河山,豪气倚呑云梦泽; 三千杨柳,春风舞尽首阳城。 古莱坞紫云阁撰联 龙凤呈祥,俯瞰长街连市井; 大河毓秀,比邻腾阁共云烟。 女娲湖夜景 湖倾月满,水中柳影连山影; 石出天惊,望里桥灯接岸灯。 朱殿臣 联一副 汉唐遗韵,丹横紫阁祥云绕; 秦陇名城,绿缀苍波瑞气盈。 杨克勤 紫云阁联 勠力补苍穹,传世德,目骋千山,长怀烈志。 怡心游紫阙,浴湖光,神归百脉,稳泛轻舟。 任世杰 女娲湖联 曙色入平湖,朝圣者归烟霭外; 粼光映奇石,寻诗人在画图中。 紫云阁联 四方寻胜境,有湖上白云,可许轻舟揽住; 一路觅仙踪,看天边紫气,都凭杰阁收来。 杨树林 题紫云阁女娲石联 娲石出澄湖,擎天自有洪荒力; 神龙携赤凤,飞阁犹能际会云。 姚 越 题古莱坞紫云阁联 渭水东流,叹九曲江河有道; 陇山西驻,观三门仪凤呈祥。 刘向京 题陇西紫云阁联 桨影翻飞,兰舟摇碎湖中月; 鸟声婉转,杏雨催开梦里花。 翟思荣 题二联 问彩云何处来托起接天紫云殿; 看渭水向东去抚平映月清水湖。 莫分泾渭,能安两岸万民终入黄河华夏同祖; 但问人文,独领中原千载名传海宇陇西一家。 刘文珂 联三副 一方平安显灵验; 百业兴旺感神奇。 补天石 灵石有感,福荫一方百姓; 巩府蒙恩,敬祀灵验劬劳。 紫云阁 泽惠秦陇,德化黎庶,香烟久绕胜迹; 女娲灵池,补天石存,雨露时润桑麻。 何 强 题紫云阁联 明镜一湖腾紫气;层楼数阁入青云。 题女娲湖 娲以补天开社稷;石犹说话证传奇。 李世杰 题紫云阁联 仙阁凌空,绮霞万朵; 龙山横卧,迭翠千秋。 张万银 女 娲 治水疏流,川归瀛海; 补天炼石,功比羲轩。 王 琼 题紫云阁天地同春 物外烟霞开远景;亭前水色映朝晖。 陈耀尊 联一副 两桥飞彩虹,碧柳笑迎天下客; 一水如明镜,丰泽滋润陇中人。 陈富裕 题紫云阁 紫气烟霞照;湖光水色明。 题女娲湖 天美石容,龙凤碧湖风景秀; 塔吟泉水,史载云舟女娲祥。 2023年4月16日,甘肃省诗词学会编辑工作会议在陇西华盛大酒店举行。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成文生主持会议。会上,编辑们就把好诗词作品的政治关、艺术关、质量关,坚决杜绝有瑕疵作品上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还围绕“甘肃省六个主题诗词创作系列”即《大河涛声》《丝路驼铃》《伏羲故里》《三危佛光》《民俗博览》《长征文化》的征稿、选辑、审核、编印等工作进行了的研讨。成文生会长强调,编辑人员和广大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政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服务人民群众,歌咏新时代,书写生生不息的英雄礼赞;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把陇上诗词文化推向新的境界。
学会简介
更多
甘肃省诗词学会成立于1991年2月4日,是全国第一家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宗旨的群众性社会组织。省上领导萧华、杨植林、王秉祥、葛士英、李子奇、陆浩等先后担任过会长、名誉会长。 三十二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历届学会的不断努力,我省诗词理论研究、诗词创作和普及等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会员2086多名,被评为省级AAA社会组织,市县注册的诗词学会40多个。会刊《甘肃诗词》已出版119期,编辑出版40多部采风诗集,个人诗集也有700多种。先后汇编出版了《陇上吟》、《当代咏陇诗词选》、《丝绸之路诗词选》、《丝绸之路诗词选》、《中华文库·甘肃诗词卷》《中华诗词集成·甘肃卷》等。为宣传甘肃优秀文化和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省开展了全民诗教、创建诗词之乡活动。目前,临洮县、通渭县、岷县、敦煌市、临潭县 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中华诗词之乡”;定西市正在申报建设“中华诗词之市",陇西县正在申报建设“中华诗词之乡"。有9个单位被授予“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省诗词学会与兰州市政府举办了“黄河之都诗词创作征集活动。”与中华诗词学会、武威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凉州诗词楹联创作大赛”,还与中华诗词学会、敦煌市举办“玉门关全国诗词征集活动”等。这些工作,为宣传甘肃优秀文化和改革开放成就贡献了一份力量。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无极
  • 何义忠
  • 王传明
  • 岩松
  • 李蕴珠
  • 杨克勤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检索工具
  • 中华通韵
  • 中华新韵
  • 平水韵
  • 词林正韵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 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 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 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 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 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 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 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 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 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 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 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详情》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学会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51号

邮编:100007邮箱:gsshcxh@163.com联系电话:0931-8960603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