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孔汝煌 | 深切怀念杨叔子院士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深切怀念当代“仁人“国士”杨叔子院士 

孔汝煌



    杨叔子院士离开我们已经9天。2022.11.9-12日,新京报记者石润乔女士对我做了电话、微信采访。由于呛咳,不便多说话,故采取了书面问答形式。石记者的十个问题很系统,集中到对作为诗人的杨院士的认知。这也与我想要表达的想法相契合,就把以下这篇问答录存,权作对学精德高的大先生杨叔子院士的怀念。


    石润乔: 想问下您和杨老师是什么时候相识、成为朋友的?

    孔汝煌: 我与杨先生因倡导诗教相识相知。2002年4月22日全国首届诗教“议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我退休前服务的单位)召开。杨院士在“两创”(创“诗词之乡”、创“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杭州)现场会应邀作了《科学人文相融则绿》的学术报告。我作为会议策划人之一,通过中华诗词学会孙轶青会长与常务副会长梁东得以正式结识杨先生。

(当时有诗记事:

听杨叔子院士专题学术报告依前韵〈2002.4.22-23〉

春草池塘似碧茵,鸣禽园柳斗精神。

海天成趣波云谲,鱼鸟相谐水乳亲。

芝郁兰馨梁苑茂,石童泉竭谢山贫。

人文科学相融绿,制器育才分野申。

    此后按期寄送我所主编的《中华诗教》业内交流内刊,杨先生用中科院便笺回示鼓励,惜因办公室多次迁移遗失。此前,分别于1999年9月和2000年10月在武汉、深圳的全国中华诗词研讨会上听取杨先生学术报告,心生仰慕。


    石润乔:想问下从挚友的角度来看,在您眼中杨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汝煌:承杨先生家人不弃,在悼念花圈中征询代署“挚友”,我欣然高攀。在我心目中的杨先生是脉管中流淌着民族优秀文化精神血液的赤诚爱国者,充盈着家国情怀的谦谦君子。我同意华科大与媒体称之为学精德高的“大先生”,“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我在挽联中则直称为当代的“仁人”、“国士”。

敬悼杨叔子院士联  孔汝煌(2022.11.5)

仁人远游,蠡口石钟长鸣,夸父嫦娥迎郢客;

国士安息,琴台弦指未绝,喻园桃李茁江城。


    石润乔:看到您在悼文中讲到,杨老师多次化用王粲登楼赋名句“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想请教一下您我们应当如何去理解这句古诗文?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杨老师在化用这句名句背后蕴含的思想和情致?

    孔汝煌:杨院士自幼熟读国学经典及诗文,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往往化用甚至反用传统诗赋意象,创为新意。王粲《登楼赋》名句“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主旨在抒发滞留他乡、怀才不遇之个人牢骚情绪。杨先生则常用以表达自己牢记根本、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这正如黄遵宪诗学中的“世俗”之情与“万古之性情”的区别〉。


    石润乔: 想问下您和杨老师各自最喜欢哪位诗人?最喜欢哪些名句?您最喜欢杨老师写的哪首诗?

    孔汝煌:我印象中杨先生最喜爱当代毛泽东诗词,他在诗教论文中引用前人警句最多的是毛泽东诗句,如《忆秦娥·娄山关》,杨先生比较了李白的《忆秦娥》,认为毛词下片后三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其气象与意境绝不亚于李白同牌词的结拍:“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诗词创作中杨先生直接引用或化用毛泽东诗句,在我印象中多达数十处。杨先生最喜欢充盈革命豪情以及爱国情怀和蕴含哲理的前贤名句如毛泽东“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刘禹锡的“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我个人最推崇杜甫,尤喜他的《登楼》。其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感时之意与眼前景象浑然天成,是我创作中的师法圭臬。可能就在推崇现实主义反映时代精神的古今名作这点上,杨先生与我有交汇处。就我个人的欣赏视角而言,最喜欢杨先生的《浪淘沙·游九江锁江楼》,曾在附骥杨先生合著的《诗教文化新论》的一篇文章中许为“展现出雄健豪宕、悠远苍凉的意象世界之美。”


    石润乔:看到您在悼文中讲到,杨老师多次以竹洁梅清写夫妻情贞。如《武夷山休假并赠辉碧》有句:“丹山碧水留双照,竹洁梅贞对素秋。”想请教一下您,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竹洁梅贞”这个意象?

    孔汝煌:杨先生在诗中用竹梅意象之“意”有传统的一面(如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所指出,梅竹等意象是传统诗人常用以表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比翼长空朝共产,梅操竹节永坚贞”(1962.3.18《喜迎辉碧由京调我院工作》);而在《武夷山休假并赠辉碧》诗中的“丹山碧水留双照,竹洁梅贞对素秋”,则除了上述一般含“意”外,还如杨先生自注所说:“竹梅,即青梅竹马”,意含杨、徐自高中同学、共同追求进步时已暗生情愫,由同学同事而夫妻,爱情之忠贞不渝。前述杨先生交代给徐老师的遗言中“此爱绵绵无绝期。”即改用《长恨歌》结句而来,改“恨”为“爱”,境界之超越,何止千里。


    石润乔:我在徐老师写的自述里读到,您和杨老师经常在电话里交流诗作,这个习惯是否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孔汝煌:是的。杨先生虚怀若谷,不耻下交。在他的两本诗选(2007《杨叔子槛外诗文选》和2017《杨叔子槛外诗选》)的编选过程中,面谈、书信,电话、微信是经常的商量推敲通道,前后持续不下四、五年。尤其在他从2014年6月脑梗以后,在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杨先生坚持“诗助康复”,除了每日背诵经典诗文以助恢复记忆而外(可惜特定脑区已局部受损,对某类人事完全失忆了),坚持写绝句,几乎每日都有新作,每作必传以文字稿,我即提出修改意见后返回。杨先生谦卑虚己,从善如流。对朋友的切磋意见,无不如此。


    石润乔:通常,您和杨老师会在什么情况下聊起诗?

    孔汝煌:多数情况是在唱和推敲过程中,我的文档中仍保留有估计近百首与杨先生的唱和赠答诗。杨先生15岁起作近体诗,陆续发现的70余年中积诗千余首。早期的诗,可能受“押大体相近的韵”、“旧体诗束缚思想,不宜在年轻人中提倡”等观点的影响,有时不甚注意格律的严谨,在选编过程中便会自然地交流对格律、立意、章法、对仗等问题的看法。


    石润乔:您认为写到杨老师作为诗人、喜爱诗歌的这一面,我们应当关注哪些方面?

    孔汝煌:杨先生热爱诗歌,尤其是传统诗词。作为诗人的杨先生有明确的真、善、美、新的价值尺度;还有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的中华诗词可持续发展观;更有执着的诗教育人追求。杨先生之所以身体力行地倡导并践行诗教,原因就在于他所概括的中华诗词的育人功能:对外部世界,可以观、兴、群、怨;对主观世界,能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合而为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些是我认识的杨先生诗学思想的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充分学习与继承、弘扬的宝贵文化财富。至于杨先生诗教思想所开辟的教育学与诗文化发展观的二维学术空间,可参看我附骥杨先生的新著《诗教文化新论》的前言。


    石润乔:您觉得和杨老师相识的这些年,杨老师的创作风格是否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

    孔汝煌:是的。诗词的创作风格总是与作者的个性、时代风尚密切相关。在稳定中蕴含变化。杨先生的创作风格基调是雄健豪放,但也有不少感情细腻的婉约之作,阴阳相济的和谐之美是杨先生诗歌风格的总体追求。前述《浪淘沙·游九江锁江楼》即为一例。全词是

    碧浪撼危楼,浩荡奔流。长虹远卧暮云收。铁马纵铮衔旧恨,几度春秋?!   主客共优游,胜景相酬。浔阳不是旧江头。犹有琵琶低语诉,两样心忧?

    上片雄健豪宕,下片悠远苍凉,有阴阳和合之美。

    杨先生诗歌风格经历了前后变化,转折期大体是新世纪前后倡导诗教为契机。前期纯属个人业余爱好,从未公开发表,并未在声律、诗艺方面用大力气,风格较为单一,偏于阳刚激越,政治思想色彩浓烈,艺术上则相对稚嫩。新世纪前后,因公推杨先生为诗教擎旗人,开始公开发表诗作,随着思想解放,渐在诗学钻研与诗友切磋方面用些功夫,在姚鼐、刘熙载论壮美与柔美相济中,在意象-意境论中汲取营养,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融,阳刚与阴柔相谐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逐渐形成了杨先生自己的创作风格。


    石润乔:回忆起和杨老师共度的日子,您最怀念的是什么?

    孔汝煌:我在追随杨先生诗教行迹、由相识而相知的二十余年中,有些经历没齿难忘。

    难忘已82岁高龄的杨先生2015年12月应我要求(留作纪念),用硬笔腾写为我的《诗教文化刍论》所作的序言《生平愿寄兴强国,一辈希求化绮霞》,三千多字,写满了整整七页华科大信笺。杨夫人徐教授说,抄错重来,三天里写了好几遍。

    难忘2009年10月31日杨院士乘来杭讲学之便,邀我陪同踏访他先父到过并见于遗诗的西湖胜迹,杨先生坦露了对作为辛亥元老的先严杨赓笙先生的缅怀之意,思亲之情,是平日印象中危坐论道杨先生赤子孝心的另一面。(当日有诗记事:

有怀并序奉杨叔子先生指正

是日陪同叔子先生亲访先严辛亥元老杨赓笙前辈八十年前西湖吟踪。

谁识行吟六一翁*,词人亦在党人中*。

烽烟避地西湖长,怀抱问邻东越雄*。

夕照雷峰情似咋,柳笼孤屿兴难穷。

丽辞清句云山忆,展卷临风感慨同。

    注:*杨赓笙先辈曾两次来西湖,时在1929年冬、1930年夏,时年61,自号六一翁。

    *杨赓笙《西湖补诗补》p15《?诗补刊后口占》有句:“老夫欲向苍苍问,不作词人作党人!”

    *《西湖补诗》p2《吊张苍水墓》有句:“再把新坟添一座,未知公意可能容?”)


    难忘2014年6月14日,杨先生于院士大会病倒后,康复期的第一首诗就是写给我的赠诗:

病中感复  杨叔子

感君诗屡赠,愧我和难回。

欲语何由达?情长句自来!

2014.7.3

    至当年12月25日的半年中,几乎每日有手机短信往返,一如既往地唱酬切磋,在脑力受损的情况下,仍吟咏不绝。选录如下供择用。

    

9.13/20:58

孔老师:您好!夫人好!9月25日是您生日,小诗一首,聊博一笑,以达真忱,并希指教。杨叔子敬上 9月13日

诗贺孔汝煌寿  杨叔子

欲达深情琢句难,铮铮高义入云端。

倾情小作为君寿,日夜沉思一再三。


9.24/22:02

院士指正

普吉岛之游归吟七七自寿叠韵二律其一

孔汝煌

斜阳莫叹去难留,七七犹堪杖海游。

岁月催人虽亲药,诗书乐意却添筹。

总缘去日曾多难,教惜晚晴应寡求。

印度洋流会人意,云天共我两悠悠。


9.25/10:42

孔老师:您好!夫人好!七七自寿诗二首和座谈会一律拜读,深受教诲。读后感到第一首诗改数字,是否更好?仅供参考,请指教。叔子上

斜阳贵在去难留,无限风光杖海游。

岁月催人虽亲药,诗书乐意却添筹。

正缘去日曾多难,更惜晚晴应细求。

印度洋流会人意,云天共我两悠悠。


9.25/11:06

先生真一字师也何况八字,照收。谢谢,汝煌拜上


10.20/9:39

七律·安装心脏起搏器感赋

杨叔子

今年6月11日院士大会第三天突然中风,幸抢救及时,多方努力,千回百试,成功安装起搏器,感赋。

妖袭汹汹未失魂,回天扁鹊术何存。

山穷水尽无他路,柳暗花明只此村。

脉动重开新境界,心频合拍旧衡门。

身康幸有青山在,岁月精华倍足尊。

孔老师:离开医院之日,向外第一次发出讯息,即此信,作为友谊长青之证!叔子 2014.10.20


10.20/10:10

叔子先生:祝贺康复,感谢高义,寄以期待。特发在您住院日所写七律以达衷心。

慰祝叔子先生全面康复赋于复查日(10月8日) 孔汝煌

波鱼电雁两情牵,汉水钱江一脉连。

二竖无情掣今夏,诸昆有望待新篇。

金风木铎江天远,丹桂清香惠泽绵。

凿凿傥论明器育,更期擎帜寿延年。

(10月21-26日经往复三次讨论修改初得定稿)


12.6/11:57      

读杨叔子院士《寻美古典诗词,践行中华文化》

——长江讲座录音整理稿

孔汝煌

三三美善九归真,慧眼诗词解读新。

硕果丰盈珍嫁接,芳林别赏一枝春。


2014/12/6 18:42

读12月6日邮件特此奉和

杨叔子

蒙君解读揭题真,阿睹传神面目新。

我得新诗诚指点,吟坛共不负芳春。


2014/12/7 7:17

孔汝煌《叠前韵奉和》(诗略)

先生此番整理讲稿,证明宝刀不老,更宜养护。汝煌上


2014/12/10 18:37

孔老师:12月7日诗拜读,今特叠韵奉和,务希指教。叔子

次韵奉和

诗诗次次赐教真,次次诗诗受益深。

心有阳和寒不惧,好同梅雪共迎春。

杨先生的《往事钩沉》(出版于2018.5)第九章特为此事记述一节(P288-290),深感荣幸。

难忘先生折节下交,诗友加兄弟,不是兄弟胜于兄弟,在我历次病中,抚慰有加。2020年6月30日在我患癌术前,杨生生已不能亲致诗信,再三叮嘱其子李小平教授电转一万元。再三谢却至先生严责小平兄“这点事都办不好”,只得含泪收下,这是我八十余年中收受的第一次私人馈赠的“巨款”。(2022.年11日1日初改)   




学会地址:杭州市庆春路139号庆联大厦806室

邮编:100007邮箱:zjslbgs@163.com联系电话:0571-86011151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