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江门市蓬江区举行“中华诗词之区”授牌仪式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2022年5月25日,江门市蓬江区“中华诗词之区”授牌暨2022年“陈白沙文化节”开幕式在蓬江会堂举行。受中华诗词学会委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燕婷宣读了蓬江区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区”的有关文件。蓬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品高从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赵维江手中接过“中华诗词之区”牌匾。蓬江区成为江门市首个“中华诗词之区”,彰显了蓬江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诗词文化活动、教育、创作、传承当中的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授牌仪式现场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燕婷宣读中华诗词学会有关文件


▲江门市蓬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品高致辞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赵维江代表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蓬江区“中华诗词之区”牌匾,蓬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品高代表区委区政府接牌。


        作为岭南儒城,蓬江区创建“中华诗词之区”源于该区厚重的诗词文化底蕴。其中的“王牌”,就是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不仅是心学大家,更擅长“诗教”,提倡“诗引教,哲入诗”,给后世留下许多名篇,在白沙祠、白沙公园、陈白沙书院、叱石、柳桥唤渡等景点,均展示有陈白沙的诗文。蓬江区以白沙文化为抓手,深入挖掘蓬江人文资源,连续十多年举办“陈白沙文化节”。诗词文化与白沙文化紧密融合,相得益彰。


▲陈白沙书院


▲与会领导嘉宾启动江门市蓬江区2022年“陈白沙文化节”


        近年来,蓬江区把创建“中华诗词之区”纳入该区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标“八有六进”要求,切实促进诗词文化在蓬江区的普及和发展,形成“一主两翼,头雁工程;校园诗教,薪火传承”的诗教格局,以鲜明的蓬江本土诗词文化特色,为蓬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增光添彩,得到中华诗词学会和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其中,紫沙小学以诗教彰显养正文化,北郊中心小学以诗词文化引领“和美教育”,杜阮镇上巷村“农家诗屋”以诗词文创产品推介土特产等做法被中华诗词学会作为创新模式向全国推广。

        授牌仪式上,陈白沙中学、紫沙小学、范罗冈小学、北郊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被授予“中华诗教示范学校”牌匾,蓬江区市场监管局、杜阮镇文体服务中心、上巷村、叱石风景区、白沙街甘化社区、欧朗斯公司、丰叶园公司等七个单位被授予“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牌匾。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燕婷为陈白沙中学等学校颁发“中华诗教示范学校”牌匾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彩霞为蓬江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颁发“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牌匾


        授牌后,蓬江区组织了文艺汇报演出,以不同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和白沙文化的魅力,赢得观众好评。


▲紫沙小学学生表演情景朗诵《木兰辞》


▲林琍、小鱼儿表演雅言吟诵《春江花月夜》


▲江门古琴研究会秘书长张明表演古琴《碧涧流泉》


▲陈白沙中学学生表演诗朗诵《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蓬江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孔雷演唱《良溪的根》


▲何锦雄表演粤语诗朗诵《少石遗诗四首》



▲北郊中心小学学生表演诗朗诵《月光下的中国》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彩霞演唱粤曲《双飞燕》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赵维江指出,希望未来蓬江区能推动诗教工作更上一层楼,把“白沙故里 诗意蓬江”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打造成为江门乃至广东的一张文化名片。

        蓬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品高表示,蓬江区将以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区”为新起点,进一步健全诗词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白沙文化与诗词文化紧密结合,强化全区诗教环境建设,加快文旅融合,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蓬江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在线人数:1134今日访客数: 32601今日页面浏览量: 71125总页面浏览量: 75384111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