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水峪“三老”——深山里的温情诗人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有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名叫水峪,著名作家凸凹写有《水峪赋》,赋中说:把水峪比作桃源仙境是看低了她,只有诗乡的称号才中肯。水峪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凸凹先生作此评价呢?这还要从水峪三老说起。

水峪明初成村,以古商道、古石碾、古中幡、古民居四古闻名,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水峪人自古耕读为本,尊师重教,历史上文人辈出,先生院、学坊院、德善堂充满文化气息,诗词文脉绵延传承多年。村民好诗,耕作之余,彼唱此和,氛围随意、亲和,充满意趣,创出大量饱含乡土气息、生动鲜活的诗词作品。而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峪三老”——豆浆老人杨万俊、拐杖老人王庆月、石板诗人杨守安,他们三位身体好、性格好、心地好、爱助人,且能书善诗,是中华诗词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

“豆浆爷爷”杨万俊

杨万俊,从2006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起,一直坚持为村内建国前老党员和孤寡老人免费送豆浆,被大家称为“豆浆爷爷”。2006年至2018年,他每天早晨走七八里山路为村里20多位老人送去热腾腾的豆浆,有人估算,十多年来,杨万俊送出了2万多斤豆浆,行程超过1万公里,因此也有村民戏称他“杨万里”。2018年,村里养老驿站落成,杨万俊不用挨家挨户送豆浆了,而是一早将豆浆送到驿站,老人们在这里集中取用。事实上,今年81岁的杨万俊也是位独居老人,老伴儿去世20多年,孩子也不在身边。他自己住的屋子有30多平米,既是起居室、会客厅,又是制作豆浆的“车间”,还是写诗练字的书房。十多年来,杨万俊每天要制作两暖瓶豆浆送给村民,平均每年用坏一台豆浆机。2012年,杨万俊发起成立“杨万俊慈善义工服务队”,带领党员群众一起为村民提供志愿服务,如今义工服务队已发展成“红色暖心瓶志愿服务队”。2014年,杨万俊登上“北京榜样”周榜。建党百年之际,杨万俊得到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并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闲暇时,杨万俊常用诗歌表达一名老党员对党的热爱之情。“工农红军有勇气,翻山越岭过草地。不惧牺牲排万难,延转二万五千里。长征精神铸辉煌,千代万代颂奇迹”歌颂的是红军长征的历史。参观狼牙山是老人的心愿,2020年,老人在亲人陪同下前往,激动地写下《敬仰狼牙山》:“三代驱车去易县,敬仰雄伟狼牙山。中华盛典七十载,八旬老骥梦实现。气壮山河五勇士,为保江山身躯献。勇士精神四海颂,千代万代永流传。”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杨万俊写下了《迎建党百年》:“今逢辛丑不同前,百年未有临大变。复兴起航十四五,初心如磐使命担。两个维护要做到,红色暖心志更坚。砥砺奋进创伟业,喜迎建党百周年”。

“拐杖爷爷”王庆月

杨万俊的对门邻居王庆月也是他的豆浆“客户”。后来,王庆月加入了红色暖心瓶志愿服务队,免费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游客制做、赠送拐杖2300多根,被大家称为“拐杖爷爷”。王庆月制做的第一根拐杖,送的就是杨万俊。那是2013年的一天,杨万俊在送豆浆的路上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木匠出身的王庆月得知后,立马儿给他做了根拐杖,“天天喝您的豆浆,这次也让我帮帮您!”村内有不少“瞪眼坡”,上了年纪的村民出行不便,王庆月热心的为他们送上拐杖。王庆月今年已经80岁了,独自一人生活了40年,他说:“咱家条件差,这些年是村里和乡亲们帮衬着过来的,我也没啥本事,给大家做些拐杖,就当报恩了”。

制作拐杖之余,王庆月笔耕不辍,屡有佳作。一首《笑》挂在小院墙上,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笑!满面春风不显老,精神爽,还有何烦恼? !怨恨恼怒全排掉,除病灶,胜过服良药。笑!开怀大笑通七窍,驱六邪,扶正强身妙。笑!乐善好施是正道,只管做,莫问何时报!

“石板爷爷”杨守安

在水峪古村东街的小巷里,几十块石板摆放路边,每块石板上都有一首杨守安写的诗,工整的白色粉笔字,配上青灰色石板,虽然简陋却更显淡雅。“老翁热泪滚,万俊豆浆甜”“阳光灿烂大山人”便是73岁的杨守安赞美杨万俊和王庆月的诗句。“半月凌空,小院一翁。一壶村酒,半碟花生”是他写自己惬意的农家生活。“喜鸟鸣,喜花红,更喜露珠草青青。高楼大厦我没有,莽莽西山眼前横。走小径,立山顶,生老病死我不惊。黄昏落照,月朦胧,子规声”这首《抒怀》表达了这位田园诗人闲适豁达的情怀。一手扶着石板,一手握着粉笔,杨守安很快写成一首《故园春》,“料峭风寒,老乐西山,一息万念。石桥朦胧月,夜半参禅。故人多去,往事瞬间。今生饱暖,心恰清闲,阅尽好书胸自宽。一壶酒,看苍天,春回地暖。日月,万古河山。秦皇汉武,百姓揭杆。看唐宗宋祖,茅屋饥寒。大清民国,战乱不断。今晴日,中华大地,百姓最甜。” 杨守安至今已经写了600余首石板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石板爷爷”。他经营的“石板人家”面馆摆满石板诗作,古朴别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有游客问起为何把诗写在石板上,杨守安说:“石板路、石板房,村里处处都有石板的影子,这是咱水峪的特色,也是水峪文化的载体。”

近年来,水峪“三老”的事迹被各级媒体广泛报道。新华社曾以《小山村里的“雷锋爷爷”:就是想做点好事》为题播报三位老人的事迹,网络点击量达到50余万次。“三老”的榜样效应与南窖悠远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推动大山深处的诗意情怀不断延续。

在线人数:835今日访客数: 16023今日页面浏览量: 36385总页面浏览量: 75349343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